文|好酒地理局


这是一场从主人公到内容都极为特殊的直播。


8月8日,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的直播首秀让酒业热度如沸。


190万+全网观看人数,最高在线人数17.8万+,全网点赞682万+……这些数据一同见证了一瓶高端精酿啤酒——“牛市”的诞生。


当白酒巨头躬身啤酒赛道,一场关于品质的革新悄然开启。



起源的千年对话


“我曾以为啤酒与中国无关,直到考古证据摆在眼前。”


是的,传统认知中,6000年前苏美尔人的泥板画被视作啤酒诞生的最早见证,记录着两河流域先民对发酵艺术的最初探索。


但2014年在浙江义乌桥头遗址的陶器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9000年的酵母化石与谷物淀粉颗粒,清晰证明了这里曾诞生过人类最早的啤酒雏形。


这意味着中国可能才是啤酒的最早诞生地之一。


而无论是泥板记载,还是陶器遗存,都指向一个事实:啤酒的诞生与人类农耕文明的兴起同步


漫长的岁月里,啤酒的酿造始终围绕着麦芽、酵母与水这三大核心元素。直到近500年,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为啤酒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当欧洲商船将啤酒运往遥远的亚洲时,船员们发现啤酒在长途运输中极易变质。为延长啤酒保质期,人们加入这种绿色花朵,却意外发现其带来的独特苦香竟令人欲罢不能。


吴向东


啤酒花是近代啤酒的‘梦中情人’”吴向东比喻道:“没有它,我们对啤酒的认知就停留在500年前。”


近500年的啤酒发展史,几乎就是啤酒花的应用与进化史。


20世纪中期,在工业啤酒用标准化淡爽口感统治市场半个世纪后,一场精酿啤酒运动在美国悄然兴起。


这场由小型酿酒厂和啤酒爱好者发起的革命,旨在复兴传统酿造工艺,强调啤酒花的香气与口感层次。


对风味追求的提升,令啤酒花从单一品种向多元化发展。如今,全球啤酒花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新品种不断涌现,为啤酒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造力。


图源@千图网


所以即使到今天,我们谈论高端啤酒时,啤酒花的品质与用量依然是重要标杆。


回望历史,啤酒发展的每一步都指向一个本质:啤酒的诞生源于人类对自然馈赠的转化,而对品质的追求,则是贯穿千年的永恒主题。


牛市啤酒的故事,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纵深中展开——它既延续着9000年的酿造智慧,又以现代科技重新定义高端啤酒的标准


是什么决定了一款高端啤酒的品质?珍酒李渡给出了答案。



工艺的极致修行


啤酒花、大麦芽、酵母、水,四个元素决定了啤酒99%的口感。


而超级啤酒的诞生逻辑,用吴向东的话来说只有两个字:“口感,口感,还是口感”。


这种对口感的极致追求,渗透在从原料挑选到工艺把控的每一个细节中,构成了牛市啤酒独树一帜的“超级”密码。


为原料不远万里,牛市啤酒的原料挑选堪称一场“全球寻宝”。

在啤酒花的选择上,团队最终锁定了美国华盛顿州的雅基玛山谷——这里温差大、日照强、湿度低,孕育的啤酒花干燥纯净,无异杂味,能精准调控啤酒的苦度与醇度。


牛市啤酒选用的4-5种啤酒花几乎全部来自这片山谷,且用量达到普通啤酒的20倍,让啤酒花的“苦之灵魂”与“保鲜守护神”作用发挥到极致。


大量啤酒花的运用,造就了牛市啤酒的“神奇”特质。


普通啤酒追求即时饮用的新鲜,出厂后口感会随时间逐渐下降。而牛市啤酒在啤酒花、大麦芽与酵母的协同作用下,在瓶内仍能持续发酵升华


经过测试验证,其最佳饮用期为陈藏2-10个月。随着时间推移,酒体愈发醇厚,苦香与麦芽甜香达到奇妙平衡,如酱香型白酒般“越存越香”。


这种颠覆传统的陈化特性,重新定义了啤酒的生命周期。



为最大限度呈现大麦芽作为啤酒的“原初味道”,牛市团队回溯大麦种植史,最终选用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的两棱大麦


考古证据显示,世界上野生大麦芽均从两棱开始,这种大麦外壳轻薄、淀粉含量高,发芽率稳定,经烘烤后能释放出浓郁的坚果香与焦糖甜,成为啤酒风味的基底。


酵母则借鉴了全球高档啤酒的成熟经验,选用德国和比利时的优质酵母。德国酵母赋予酒体纯净利落的清爽感,比利时酵母则带来复杂的果香与酯香。


两种酵母的协同作用,让风味层次更加立体。


发酵工艺上,牛市选择了全球80%的高端啤酒都采用的艾尔工艺(上层常温发酵),以激发丰富风味。


制图@好酒地理局


酿酒用水的选择同样严苛。


经历了全国范围内的考察后,团队最终选定莫干山的山泉水——这里的泉水因“竹、云、泉”三胜而得名,略带碱性的特质为啤酒注入了清冽底色。


直播中,吴向东笑称:“啤酒也用到很多高科技的。”


牛市啤酒正是将科技与传统融合。从酿造到运输,科技底色贯穿全方位的突破。


为赋予啤酒“高级之味”,牛市团队在橡木桶的运用上另辟蹊径。


传统橡木桶虽能增添风味,但清洁杀菌难度极高,易残留尘螨与虫卵。


团队最终放弃简单浸泡,转而采用高科技萃取法国橡木桶精华,既保留了浓郁的木质风味,又规避了卫生隐患,实现了风味与安全的完美平衡。



控温是啤酒品质的“生命线”。从研发到饮用,牛市啤酒建立了一套严苛的温度标准:物流环节要求全程20度以下,一旦超标即定义为“物流事故”。


吴向东又提出“两个 3℃”饮用原则——啤酒酒体与酒杯均需保持在3℃,可以通过冰水浸泡实现最佳口感


“温度达标了,高端啤酒的风味可能会加十分。”这种对温度的极致把控,只为让消费者品尝到最纯正的口感。


制图@好酒地理局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趋于“极致”,一直是吴向东与珍酒李渡的立身之道。


以品质为方向,吴向东首先构建出牛市啤酒的“高端化”框架,再用无穷多的细节填充出血肉。


于是,与啤酒行业通常半年多的研发周期相比,沉淀三年才出世的牛市啤酒极为特殊。


并非偶然,这是珍酒李渡集团长期坚守品质主义的必然结果。



做“难而正确”的事


2023年,在珍酒李渡集团香港主板上市答谢会上,吴向东讲了七句话:“一丝不苟酿美酒、精雕细琢造产品、耕植文化创品牌、诚心诚意建渠道、精心策划搞体验、实实在在做企业、勇担责任促振兴。”


从那时起,吴向东团队便开始规划未来20年的发展战略——酿造资深酒友喜爱的白酒与啤酒



这种战略眼光,源于对“悦己”消费趋势的深刻洞察,更源于对“做难而正确的事”的信念坚守。


跨界难吗?难。


但吴向东的跨界并非一时兴起。


早在2017年,他就入股黑龙江辛巴赫啤酒公司,参与产品定价、口感打磨与市场推广。2024年,辛巴赫销售额达1.9亿元,2025年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112%,这一成功经验为牛市啤酒的推出打下了基础。


从参股到自创品牌,从投资人到操盘手,吴向东的角色转变,折射出传统酒企在转型中的战略定力——不盲目跟风,而在充分调研与积累后精准出击


开辟新格局难吗?难。


但在啤酒赛道的布局上,团队曾纠结一年:是选择门槛较低、满足大众喜好的路线,还是挑战难度更高、服务品质消费人群的高端精酿路径?


数据分析显示,2025年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但中国年轻人仍偏爱低啤酒花,低大麦芽,低酒精度的“三低”啤酒,市场仍然广阔。



正如吴向东所言,过去的酒消费多为“悦人”,而现在“悦己”是大趋势。于是,吴向东认为大众市场不缺一款啤酒,但中高端酒友缺一款真正懂他们的啤酒


所以最终,珍酒李渡选择了后者。


为实现目标,团队请来顶尖的研发团队,投入三年时间打磨产品。


吴向东本人更是亲尝几百瓶样品,拥有“一票否决权”,在反复挑剔中敲定最终口感:“如果没有确认最终满意的酒体,我宁愿不做这款啤酒。”


环保难吗?难。


而发布会上,吴向东更是把“环保”单独列出。


比起视觉效果较为“高端”的玻璃瓶,牛市啤酒选择回收率高达95%的铝罐。其良好的降温传导属性,也契合牛市啤酒对温度的把控。



“牛市开,好运来”,牛市啤酒拥有美好寓意,再以极致口感满足消费者味蕾,将让牛市啤酒成为情绪经济中的经典一笔。


在酒业寒冬中,珍酒李渡正逆势生长——真正的破局之道,从来不是收缩战线,而是自我革新


9000年的历史厚度、三年的匠心打磨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吴向东用牛市啤酒证明:无论行业如何变化,对品质的坚守、对创新的追求,永远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力量。


做难而正确的事,时间会给未来答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