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保建



天色微明,46岁的王运芳身着迷彩服,戴上安全帽,踏入了林场深处。自30年前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份护林重任起,她已习惯了与山间花草为友,山里的四季也成了她最熟悉的风景。卓刚华虽年逾半百,如今仍日行十几公里。作为一名老护林员,他心头最挂念的是那一片绿林:“护好了林子,才是守住了家乡”……


他们,是活跃在珠江流域的一线护林员。所凭借的,不过是一双手、一根杖、一袖红章,穿林越岭、踏霜而行。他们在岁月中用沉默的付出为山河守绿,换得万山葱茏;以一辈子的君子之行,守护着一代代人的绿水青山。


9月16日,2025年“习酒·吾老安康”珠江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启航。此前,“习酒·吾老安康”基金会已聚焦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护林员群体,此次把温暖的种子播撒到了珠江流域的山林。


当前,白酒行业正处在逆周期,以君子品格立身的习酒,仍坚持投身向善向美的公益事业。这份坚守,让“大爱无疆”不止于一句口号,而成为习酒“君品文化”的常态化实践。


习酒携爱致敬“守绿人”,以行动为“山河长青”添力;而天地间的青山绿水,也正为习酒绿色生态的向上攀升,注入自然之力。


图片致敬山水“守绿人”

习酒再铺温情路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大自然的馈赠,始终有一个群体在默默守护。他们就是护林员,常年以山为家、以林为伴,日复一日巡山护林,用岁月构筑起绿色屏障,用辛勤绘就秀美风景。


林草兴则生态兴。以榕江为例,这里处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交汇地带,其中90%的流域面积属于珠江流域。这里不仅诞生了火出圈的“村超”,还是一个“生态之城”。


榕江县拥有月亮山、雷公山、苗山侗水三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4.18%,位列全省第三、全州第一,走出一条“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发展之路。这背后,离不开榕江县5840名护林员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


图片


而放眼珠江流域的葱郁林海,“守绿人”可达数万之众。他们隐身山水之间,用脚步丈量莽莽山林,用岁月守护郁郁青山,构筑珠江流域坚实的生态屏障,绘就万物生长的壮美画卷。


这批可敬的“守绿人”需要更多的关爱。目前,中国各类生态护林员稳定在170多万名,他们不仅守护林木,还承担着防范山火、防盗伐、防盗猎和救助受伤动物等责任,常年工作在偏远山区,生活工作条件艰苦。


图片


2023年,“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开始把目光聚焦到护林员身上,连续三年向他们送去健康保障与生活关怀,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份关爱,也让他们被更多人看见与关注。


以爱为名、与善同行。2025年,“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拟捐赠350万元善款,以2000元/人的标准,慰问贵州省、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750名珠江流域护林员,以此致敬他们长期以来在生态保护一线的默默坚守与贡献。


习酒用实际行动关爱护林员,不仅为生态发展注入微光,更以点滴之力,守护中国的一份青绿。


图片心系山河

习酒守护初心跨进珠江流域


2022年,贵州省慈善总会携手习酒发起“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倡议,迅速获得全体习酒经销商的积极响应,向善之力自此凝聚。到2023年2月,基金首期便募集到习酒经销商与员工捐赠的2000万元善款,为公益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至2024年,“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分别向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的近5000名护林员送去暖心的关爱。如今,这份善意一路南行到珠江流域,奏响新的“绿色回响”,“守绿人”收到了专属的温暖。


图片


珠江流域意义尤为特殊。这里的一草一木,关乎大湾区万家清泉,一沟一壑,牵系全流域生态命脉。


从地理维度看,“习酒・吾老安康”的公益足迹循着山川河流延展——从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到珠江流域,将贵州本土公益拓展至更广阔的范围,生动说明了习酒“与山河同呼吸、与自然共命运”的初心与承诺。


善行如水,终成江海。据统计,“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已为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珠江流域护林员累计捐赠1585.88万元,为6700余名护林员发放慰问金。


图片
习酒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林昌富


对此,习酒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林昌富表示,未来,我们将以酒为媒,以心传绿,继续与守绿人同行,不仅致敬守护,更成为守护的一部分。


2025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这一特殊节点上,“习酒·吾老安康”的关爱护林员行动持续推进,不仅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让“君品文化”的温度流淌进更多人的心田。


图片


云酒头条认为,“习酒·吾老安康”的公益实践背后,是“崇道、务本、敬商、爱人”的习酒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借助向善向美的力量,习酒砥砺初心、逐光而行、久久为功,实现了从“公益慈善的践行者”到“企业责任与生态关怀传递者”的升级。


图片绿色习酒

公益一直在路上


习酒扎根赤水河畔,生于大山、长在大山,大山的灵秀与河水的滋养,孕育了“君子之品”的品质,筑造了“君子之品”的品格。当习酒走出大山,带着绿色生态的馈赠,走进万千消费者的餐桌,再次让人读懂了大山与好酒的共生与责任。


走出大山,习酒时时在回望大山。秉持“知敬畏、懂感恩、行谦让、怀怜悯”的品格,习酒投身“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习酒·我的大学”助学项目,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习酒·吾老安康”关爱行动,践行的是东方君子之德,弘扬社会风尚。


图片


不止于此,多年来,习酒在扶危济困、乡村振兴、抗震抗洪、生态保护、福泽乡梓、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彰显着大型国企的社会担当。


做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习酒这样一场场关于爱与责任的公益行动,以酒为媒,以情为线,串联起了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对社会的赤诚担当,也将时代所需融入企业发展。


自此,习酒所酿的不止是酒,更酿一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后代的事业。


作为“酒中君子”,习酒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生态环保”和“生态公益”的双向赋能。


其投入近11亿元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废水处理从“达标排放”向“生态补水”转变;连续11年开展“保护赤水河·习酒在行动”全员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植树3.4万余株、绿化面积1300余亩,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积极力量,实现企业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片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慈善总会会长罗宁(右)向习酒授予“珠江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纪念牌匾,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地强(左)代表企业接牌


在发展层面,习酒集团把生态战略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地强表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意义重大,责任重于泰山,习酒要更加自觉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酒不断深化生态保护之路,绿色也成了习酒高质量发展最鲜明、厚重、坚实的底色。自2019年起,习酒已连续5年获得贵州省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用评价A级及以上,并于2021年获得A+;2021年,习酒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2022年,习酒以“降低金钻纸箱损耗率”为课题,在第47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ICQCC)上获得特等金奖。


这些行动的践行,不仅关乎习酒一家企业的发展水平和高度,更在白酒行业树立发展标杆。


习酒怀揣“一直在路上”的初心践行公益,恰似树木相摇、云朵相推,以自身行动感召行业效仿笃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善意终将慢慢凝聚,形成向上向善的行业风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