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热浪,挡不住追寻的脚步。一群特殊的访客正循着800年酒香而来——从酒界泰斗周恒刚之女,到WSET认证专家、CPD威士忌认证讲师等专业人士,再到中食协600余名白酒行业顶尖专家,这些访客的目的地,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坐标: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
短短两个月间,国宝李渡如无形磁石,吸引不同领域行家纷至沓来。磁场因何而生?答案就在国宝李渡的砖瓦、酒香与坚守里。
PART.1:原貌传承,是对历史最深的致敬
二十三年前,酒界泰斗周恒刚先生亲临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以其权威论断:该遗址是一部中国白酒酿造的无字史书,是中国酒业的“国宝”。
以此奠定了此地无可争议的“烧酒祖庭”历史地位。这份厚重的历史传承,在今年六月的烈日下,迎来了深情的回响——周恒刚先生之女周心明重返父亲鉴定的“国宝”。
令她欣慰且深感敬意的是,国宝李渡近乎固执的坚持“原貌传承”,拒绝了时代的浮华与“网红化”,让其父周恒刚当年所见的古窖、古窑气息,穿越时空,原汁原味地扑面而来。“反差有点大”,周心明的感叹,正是对国宝李渡这份执着守护历史原貌的肯定,亦是对父辈期许的郑重回应。
然而,国宝李渡守护的传承,绝非凝固的标本。它是一座精心呵护的“活态殿堂”,其生命力正源于对历史的创新传承——将周恒刚先生点明的800年价值,化为可触可感的沉浸式体验:在二月二启龙步的盛典中感悟洪州窑与赣商精神;于七子申遗封坛季的庄严祭祀里连接天地酒神;穿梭非遗集市,以五感浸润传统魅力;或在知味轩宋式小院,曲水流觞间“穿越”千年风雅......
国宝李渡深谙这个道理:真正的传承,不是把历史供起来,而是让典籍文明在文创和仪式中“活”过来。 这种守正创新的智慧,以最真古貌承载鲜活体验,正是吸引探寻的永恒磁力,让国宝李渡成为当下可共鸣的存在。
PART.2:活态窖池,是跨界交流的无界舞台
六月末,当WSET认证专家、CPD威士忌认证讲师、中国酒类流通协会领导及酒企高管踏入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他们遇见的不仅是一座酒厂,而是一部活态的中国酿酒历史——从唐代的洪州窑陶器,到元代古窖池的酿造密码,国宝李渡以“双遗址”呈现了“陶酒共生”的千年脉络。
在到访的专家中,徐诗潇与庄莉红的CBC(China Baijiu Certificate)认证讲师身份尤为瞩目。作为获英国权威机构 CPD 认证白酒课程的专家,他们用世界语言推广中国白酒文化,代表着中国白酒国际化推广的重要力量。
在他们的专业视角里,既能在洪州窑的陶土纹路中读懂中国酿造史的演变,又能在元代窖池的微生物群落里解析东方酿造的智慧。这些不可复制的遗产,为CBC课程提供了最直观的研究素材。
这种国际视野的延伸,随着专家团的到访展开——当专家们在文创工坊体验调酒、在元代古窖前“穿越”酿造场景时,他们感受的不仅是工艺,更是一种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对极致风味的追求、对历史真实的敬畏、对传统技艺的创新。这或许正是国宝李渡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文化密码:用活态的历史说话,让千年的匠心自证。
PART.3:极致品质,是经得起最高检验的底气
七月初,中国白酒行业迎来等级最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三最”盛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首席酒体设计师颁证大会暨第十届白酒评委第二次年会。600余位国评委、首席酒体设计师及行业专家齐聚,重要议程之一便是集体探访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及国宝李渡酒庄。
当他们走进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和国宝李渡酒庄时,那些历经800年风雨的古窖池、见证"陶酒共生"的洪州窑遗址,无不引发专家们对历史传承的赞叹。这些鲜活的文物实证让"中国白酒申遗"的愿景变得更加清晰可触,而国宝李渡对古法工艺的完整保留与活态传承,更让专家们看到了申遗圆梦的坚实底气。
也是在这场权威云集的盛会上,汤司令荣膺“首席酒体设计师”。此称号全国仅172人获得,被誉为“白酒产业链的灵魂工程师”。这份荣誉既是对个人匠心的最高褒奖,更是国宝李渡品质实力的最佳注脚:以当代匠人的专业认证印证了800年古窖的永恒价值。
结语:
从周心明重访的动容,到世界葡萄酒大师团的跨界学习,再到中食协600余专家的集体拜访。国宝李渡的磁场引力,不言自明。
这里有缘分的牵引,有最老元代古窖池的馈赠,更有共同为中国白酒申遗圆梦的愿景......当行家脚步一次次汇聚于此,他们寻找的,不只是一段历史、一口醇香,更是一种精神共鸣,一个关于传承、品质与未来的答案。国宝李渡,正以独一无二的“磁力”,吸引懂它的人,共赴一场穿越800年的酒香之约,共绘中国白酒的未来图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