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8日下午,天佑德青稞酒“青藏农耕文化与青稞精神”高峰论坛在“中国青稞酒之源”——天佑德青稞酒厂区举办。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民俗学会会长、原青海省社科院院长赵宗福,青海省企业联合会秘书长杨廷成,青海师范大学教授文忠祥,土族文化研究学者乔志良,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任志宏,天佑德青稞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鲁水龙,天佑德青稞酒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姚海青等多位青藏少数民族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酒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共同解读青藏农耕文化的本质,探究青稞精神的内涵。 ▲天佑德青稞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鲁水龙 会上,鲁水龙首先上台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召开本次论坛的意义。他表示,举办“青藏农耕文化和青稞精神”高峰论坛,是全体天佑德青稞酒人致敬青稞、致敬青稞酒、致敬青藏高原、致敬千千万万青藏人民和中国农民的具体体现,是天佑德青稞酒公司心存感激、感恩农民、感恩青藏高原的最好阐释。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民俗学家赵宗福 赵宗福在论坛上作了《青藏农耕文化与酒文化》主题演讲,并分享了青藏文化与酒文化的六大基本特征。 赵宗福认为,青藏文化与酒具有原发性与融汇性、物质性与文化性、单一性与多元性、生活性与神圣性、情感性与规则性以及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特征。他同时指出,青藏文化博大精深,青藏酒文化内涵丰富,但目前国人的研究尚处于粗疏状态,需要进一步进行详尽地梳理研究。用文化传统和现代理念涵养天佑德青稞酒,使之更加辉煌灿烂,立于世界酒文化之林,成为青藏酒文化的标志性文化。 ▲天佑德大学教务主任赵国维代讲霍福老师内容 青海省图书馆副馆长、青海民俗学会副会长霍福(天佑德青稞酒大学教务主任赵国维代讲)作了《24节气与农耕文化》主题演讲,详细解读了节气在农耕文化及民俗中的内涵及功能。 霍福在演讲中指出:“两千多年来,节气深深地影响并规范着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并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入选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在农耕文化背景下,古人长期观察总结天、地、人各种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它纲领性地将国家祭祀、社会治理、民众生产生活等统一在一起,并赋于节气以特殊的内涵。” ▲青海师范大学教授文忠祥 文忠祥在会上分享了《高原奇珍,净土之魂》主题演讲。他表示,青稞是青藏高原雪域净土的产物,是青藏高原极端环境条件下植物适应性进化的典型代表。从自然生态的角度,青稞是自然的献珍。 据考古资料显示,西藏昌果沟遗址内发现了青稞破化粒,说明在距今3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已经形成了以青稞为主栽作物的农业文明。因此,青稞也是时间给青藏人民的馈赠。青稞具有与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青稞作为大自然献给青藏人民的礼物,人们感恩大自然,逐渐形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青稞文化。 ▲少数民族——土族权威研究学者乔志良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土族的权威研究学者,乔志良在论坛上作了《民间文学中的土族农耕文化》主题演讲。土族丰富的民间文学世世代代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包括叙事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神魔故事、动物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民歌(赞歌、情歌、生活歌、习俗礼仪歌、劳动歌、儿歌等)、祝辞、谚语、谜语等。 乔志良表示,由于土族信奉藏传佛教,过去土族的文化人相对集中在寺院,他们接受佛教文化和藏族文化教育,又把这种文化传播到自己民族当中,所以土族部分民间文学当中印有藏传佛教文化的烙印。又由于土族人和汉族人相杂而居,也有个别土族民间文学用汉语相传。 他同时表示,土族丰富的民间文学是土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族人长期生产、生活和丰富想象力的结晶,是土族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族婚礼、土族叙事长诗《拉仁布与吉门索》、丹麻土族花儿会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国家层面上认可、肯定了土族民间文学的重要价值。 ▲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任志宏 任志宏在会上分享了《试论中国青稞酒之源》主题演讲,他指出,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西藏地区发现的最早的青稞,距今约3600年;而在青海发现的最早的青稞,距今约4000年。而且有证据表明,西藏地区的青稞种植是从青海地区传过去的。“也就是说,只要青海地区的先民在3600年前掌握了青稞酒的酿酒技术,那么中国青稞酒的源头,就应该在青海。特别是在青海省金禅口遗址出土了裸大麦(青稞),是目前青海省发现的最早的青稞,最早的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金禅口先民们既然可以用黍酿酒,也必然会以青稞酿酒。”任志宏表示,金禅口先民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开始在互助地区酿制中国最早的青稞酒。金禅口先民是青稞酒之祖。 此外,与会嘉宾还在现场围绕青稞酒、青藏农耕文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对话,进一步挖掘青藏高原绵延千年的青稞精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