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春节假期仿佛总是那样短暂,转眼间,归家团聚的游子们又将踏上新的旅程。 无论你是否已经踏上归途,或是仍在打点行装,母亲的叮咛、父亲的嘱托总会让你久久无法忘怀。 而这个假期,是否也有那么一杯酒,它们充满着亲情的味道和家的气息,为你积蓄新一年奋发的力量? 5位普通人,5杯家中的酒,讲述着他们各自的故事。 让我们再斟满春节这杯酒,醉在浓浓的亲情里,他们的故事或许也是你的故事。 ❶ 2000公里,这是属于父亲的春运 老唐的家,在四川西北部的一座偏远的山村。这些年,靠着一手川菜绝活,老唐从小镇饭馆一路闯到了北京的饭店,成了一家川菜馆的厨师。为了多挣钱,妻子也随他一同进京打工,孩子则留在了爷爷的身边。 平日里,熙熙攘攘的食客让老唐干劲十足。但临近春节,老唐却多了些许烦恼:店里生意红火,老唐和很多厨师一样,要一直忙到正月十五。电话里老父亲的无奈,一直回荡在他的耳边,毕竟,他和妻子已经快两年没回过老家了。 唐老爷子参过军,身体还算硬朗。得知儿子儿媳今年无法回家过年,他决定:提早动身,带着7岁的孙子赶往北京,要给儿子儿媳张罗个团圆年。 拗不过父亲,老唐只好同意。爷孙俩被老唐的朋友一路护送到了成都,坐上了直达北京的火车。二十多个小时,2000多公里,唐老爷子看着孙子即将见到爸爸妈妈的喜悦,嘴角也浮现笑意。脚下的两个坛子里,是他做的泡菜和米酒。 大年三十,忙活了一夜的老唐端起酒杯,和老父亲一饮而尽。那一刻,他的眼角湿润了。 他说,明天一早,他要带着全家,去天安门看升旗。 ❷ 共饮一杯,我永远是儿子梦想坚定的守护者 他叫他“小伙”,他叫他“老头子”。 父子俩的春节,年年都少不了一壶好酒。从国际形势到国内热点,谈到兴起便满饮此杯。 儿子离家上学那年,他用酒送行。桌上,他讲起少年时的自己。 15岁时,中考成绩出炉,他面临着免费就读师范与自费读县中学的选择,家里还有一弟一妹,他没得选。那一次,他在城里第一次喝到了啤酒,见到了成熟的黄瓜。在他的印象里,村里的黄瓜总是长到拇指大小,就被饥饿的孩子们摘去了。 今年春节,“老头子”又提及此事。他对儿子说,“小伙儿,你现在有得选,多好。” 儿子自然明白“有的选”其中的意味。 这一年,儿子也面临着选择:考取本地的公务员,或是离家去北京闯荡。儿子终究“不安分”,选择了后者。“那是首都,大城市,机会多”,儿子笑着添满了他眼前的酒杯。 “那地方不‘板扎’”,他和儿子说道。在家乡方言中,“板扎”的意思是“精致”。干了半辈子新闻人,他觉得诺大的城市与家里这座小城相比,多少显得有些“粗糙”。 儿子端起酒杯,念出了一句北岛的诗:“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 他的思绪忽然抽回到了三十年前,那时的自己曾骄傲地对同学说:男儿一世,要么做记者,要么做律师,“新闻和法律,是推动社会进步最强的力量”。 他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一饮而尽。几天后,他把儿子送上了北上的火车。 “对呵,北岛就是北京人”,望着离去的火车,他默默地想。 ❸ 父亲的那杯酒,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在离家1730公里的这座大城市,从求学到创业,他已经坚持了20年。 连他自己也数不清,这20年间,自己饮下过多少杯酒。无论是与大学同窗的开怀畅饮,还是同商业伙伴的推杯换盏,生活的喜悦与失意,似乎都融入了这一杯杯酒中。 但他最忘不了的,却是20年前的那个夏天。当父亲看到高考通知书的那份喜悦。而与那份喜悦相伴的,是父亲递过来的那盏搪瓷缸子,里面盛着的,是清澈的白酒。 初尝白酒,那辛辣刺激的感受,至今仿佛仍能品味得到。 车到站了。 这趟回家的列车,他已经坐了20年。在外打拼,他更加明白,家是最好的港湾。而父亲的那杯酒,或许才是梦想出发的地方。 “爸、妈,我回家过年了。” ❹ “微醺”的妈妈,和记忆中的那坛桂花酒 在老家,春节的宴席上总少不了桂花酒。做桂花酒,也成了当地女性一直以来沿袭的一门手艺。 每年秋天桂花正香时,妈妈总会将米粒大小、干净的花摘下来,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干,然后用糖腌渍几个小时,最后再和冰糖、枸杞一起加入酒中。待到第二年,便是香气袭人、口感醇厚的桂花酒了。 妈妈酿造桂花酒的手艺,是姥姥的亲传。在妈妈的记忆里,劳碌一天的姥爷回到家,总会在饭桌上喝上一杯。哪怕是在生活拮据的日子里,简单的饭菜,也离不开这杯桂花酒。 如今,姥姥年事已高,每年的这坛桂花酒,就要靠妈妈来做。妈妈说:“你姥姥上了岁数,却总忘不了每年酿酒的事。桂花还没开,她就叮嘱我提早准备,就等着掐到最嫩的桂花。” 正月初二,妈妈照例要“回娘家”。家宴上,妈妈给姥姥浅浅地斟了一杯新酿的桂花酒,并与姥姥一同品尝。妈妈并没有多少酒量,加上过年劳碌,很快便显得有些“微醺”。 不过,从姥姥和妈妈爽朗的笑声中不难看出,今年的这坛桂花酒,想必更加醇美。 今年秋天,我也要亲手学做一坛桂花酒,待到春节,邀她一起品尝。 ❺ 新的一年,是从这坛放不下的黄酒开始的 小吴是这座城市国际机场的安检员。 每到春运,都是小吴一年间最忙的时候。几年春运执勤,小吴的安检岗位年年被评为先进,这不仅是因为他对待旅客行李的认真严格,还得益于他对旅客优秀的服务态度。 小吴说,几年春运安检执勤,还没有遇到什么特大危险品。真正让他耗神的,倒是那些旅客看似普通,却无法被顺利带走的东西。看着旅客着急的情形,小吴有时比他们更焦急。 今天他遇到的,就是这一坛黄酒。农民工老赵没能买到回广州的火车票,情急之下,老赵狠了狠心,辗转到临近的省会,改乘费用更高的飞机回去。毕竟比起误工带来的罚款,机票还可以接受。 “机票已经买了,家里酿了一年多,就为我走的时候能带着回去,这不让带走咋办?”站在安检通道,老赵一时犯了难。 就在前一天,家里的老母亲,已经把他的编织袋装得满满当当,一双新纳的鞋垫,已经穿在了脚上。临了,担心草绳护不住酒坛,老父亲还连夜打出一个精致的小木架。里边的那坛黄酒上,还贴着用红纸写的“福”字。 老赵的登机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了。耐心听完老赵的讲述,小吴很快请示了领导,并用手推车载着那坛黄酒,与老赵一同奔向物流中心。“好在您的酒容积不算大,虽然不能托运,但用快递一样也能送过去。” 看着酒坛稳稳地被包装好,老赵的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两天后,老赵收到了这坛来之不易的黄酒。看着工友们尝过后连连竖起的大拇指,老赵心里乐开了花。“这么好的酒,有机会一定带点给那个小伙子尝尝。” 这个春节,你有什么故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