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里有这样一个少年。


他自幼聪明强记,深受老师及长辈喜爱,连严肃板正的先生都夸他:“数岁能韵语”。


年长一些,他与兄长赴省城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他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因此被誉为“奉新二宋”。


但之后的科考之路,却没有如想象中顺遂。连续六次上京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均以失败告终。


于是,他跑到田间地头,走进手工作坊,写下世界第一部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图文并茂地记述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艺和科技成就。


他就是宋应星。


300多年后,四特人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汲取传统技艺精华,创新天工系列,将书中的古法酿造技艺与四特酒的关键发展节点相结合,凭借独特的特香型风味和古法酿造工艺,成为中国高端白酒市场的一颗璀璨新星。


 从历史中走来的天工1988


12月5日,主题为“天工致远·礼献清江”的四特天工酒文化馆开业盛典暨天工1988新品上市发布会在江西樟树举行。


四特酒新品——天工1988在盛典之上亮相,不仅完善了四特酒高端天工系列的产品矩阵,丰富了特香品牌价值表达,更是四特酒致敬经典岁月的又一扛鼎之作。



发布盛典之上,天工1988凭借其过硬的产品品质与酒体、口感,收获一众嘉宾的点赞。《中国陈年白酒收藏大典》编委、中国陈年白酒收藏评价体系主要起草人张林厚就曾在天工1988鉴赏会上表示,曾有诗这样称赞四特酒,“亮似钻石透如晶,芬芳扑鼻迷逗人,柔和醇甘无杂味,滋身清神类灵芝”。以此来评价天工1988,恰如其分。



12月22日,癸卯年冬至日,天工1988随着四特酒“天工文化溯源之旅”一行邂逅江西省奉新县宋埠镇的宋应星故里。奉新“雅溪宋氏”第九次冬至祭祖拜祖活动在这里举行。



上午十点,祭祖仪式正式开始,在热闹的礼炮和擂鼓声之后,宋氏后人将准备好的鲜果供品一一奉上,当然还有主角——祭祖活动供酒四特天工1988。


当祭祀台上的美酒缓缓流出,书中的不言之意也伴随着这一抹特香,婉转流进每个人的鼻腔里。


“宋应星《天工开物》的天工精神,代表了雅溪宋氏后人,天工人喝天工酒,从天工精神和这款酒的命名来看都非常贴切。”宋应星馆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宋孝润在祭祀中讲到。



在随后的宗亲宴上,天工1988再次作为午宴用酒与雅溪宋氏共同庆贺冬至团圆。天工1988以6年高品质基酒为主,15年陶坛老酒为辅,30年稀缺老酒调味,酒体呈现出微黄透明的颜色,“清香醇纯,回味无穷”的口感凝结了四特酒天人共酿的精华,汇聚了四特一代代酿酒人的匠心。


从天工系列研发成功,到天工1988上市,再到天工1988与宋应星故里的跨时空联动,这一杯从历史中走出的美酒,用四特酒独有的方式传承着伟大典籍的工艺匠心,更赋予了《天工开物》更鲜活的生命力。


 美酒上新,让工匠精神历久弥新


《天工开物》一书,以当时盛极一时的“清江土烧”等南方酿制技艺为原型,融会贯通,取其技艺精华并创作酒母、神曲、丹曲等制作方法,传承至今仍被奉为白酒行业经典指导著作。


而“清江土烧”的酿酒工艺,至今依旧留存在江西四特酒的酿酒技艺中。


如今回过头去看,作为“中国特香型白酒开创者”,四特酒的发展历史,依然与《天工开物》中的创新精神交相辉映。


1988年,四特酒的风格研讨会举行,经过实地考察点,并在会上将四特酒的香型定为一个全新的香型——特香型。周恒刚、沈怡方等全国著名白酒专家总结概括了四特酒的工艺特点。


“天工1988”正是为了纪念1988年特香型白酒创型成功而研发设计的一款新品。


据悉,四特酒天工系列都是由“酿酒大师手工班“匠心酿造而得的臻品,出酒率不到三成,滴滴凝练粮食精华,四特酒技术团队从设计研究、反复验证到成品上市,历时10余载。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如天工系列的高品质白酒,才更能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为了回馈消费者的喜爱,作为中国特香型白酒工艺的开创者,四特酒的自我更新从未停止。


除了在大米原粮、大曲微生物、香味成分等科研项目上持续发力,四特酒更致力于特香型白酒精细赛道的科技创新,曾先后获得6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荣获2023年江西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在自然开放的环境中,物与物的不断互动、人与物的更新优化、人与人的紧密联结,这些都成为四特酒的“工艺”组成部分


而天工1988,则是四特酒继天工20、天工回味1952和天工1972之后推出的又一款战略新品。这款酒进一步丰富“天工”系列的产品结构,战略打法上,从超高端、高端市场延伸到次高端市场。


“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四特酒,从遥远的时间古道中走来,带着悠久历史的深沉自信、璀璨文化的高度自觉,演绎特香精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