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没有像去年一样举行隆重的投产仪式,但贵州珍酒今年投产量将再创新高的消息,已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从珍酒日前召开的2023年度生产质量大会了解到,今年下沙季,珍酒投产规模将达4万吨,同时,截至2023酿季,珍酒优质基酒储备已达6.5万吨。 这一体量新突破对珍酒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去年,珍酒投产3.5万吨,产能实力已位列贵州酱酒企业第三,仅次于茅台和习酒。如今,珍酒优质基酒产能和储能优势进一步凸显,行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在下一轮产储竞赛中,将作为头部酱酒企业,继续领跑行业。 当前,白酒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期,2022年以来,大部分企业主要精力都用在去库存、畅动销上,“降本增效”成为主流氛围。就在近日,资深酱酒专家周山荣向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表示,2023-2024年产季(指2023年重阳下沙投料生产),仁怀产区从投产酒厂数量讲,预计减少40%。 结合上述背景,再反观珍酒,不仅没有减产,还在不断稳定增产,这种坚持重投入的从重主义和长期主义,值得讨论和研究。 ➊ 持续增产扩能 珍酒行业地位愈加稳固 众所周知,酱酒具有周期长、工序多、投资大、见效慢等特点。产能不仅是品牌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大型酱酒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 珍酒对产能资产的重视,行业皆知。 2009年,珍酒改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蓄势储能;2019年后,珍酒由蓄势储能转入加快发展阶段,一年迈上一个大台阶: 产能2020年实现万吨、2021年超过2万吨、2022年投产3.5万吨,而今年投产将达4万吨。产能连年大幅提升,屡创新高,珍酒产能的快速提升是其成长性的缩影。 珍酒这样的势头,无论是在贵州省酱酒企业中,还是整个白酒行业,都极为少见,极具代表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茅台和习酒从产能突破万吨到超过3.5万吨,分别用了9年和6年,而珍酒前后仅用了2年。 别有内涵的是,1988年,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珍酒荣获国家质量奖优质奖银奖,因此与茅台、习酒并称为“贵州三大酱香品牌”。 如今,三家企业在产能上又形成“先头部队”,实现对贵州酱酒的引领。茅、习、珍紧挨在一起,也为珍酒品牌故事增添了更多内涵。 实际上,如果跳出贵州来看,就会发现,在当前的酱酒行业格局中,以产能表现为纬度,已形成了茅台、郎酒、习酒、珍酒为头部的固定格局。 这也印证了行业人士的预判——本轮扩产后,酱酒竞争格局将基本稳固。从长远规划来看,除了茅台,其他三家企业也或远或近都制定了10万吨的产能目标,他们大概率也将是最先进入酱酒10万吨时代的企业。 这其中,珍酒的产能建设还在加快。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了解到,目前,珍酒正推进石子铺老厂区、赵家沟生态酿酒区、白岩沟珍酒庄园、清溪沟酿酒基地、茅台镇双龙村酿酒基地和仁溪沟酿酒基地六大项目建设,“十四五”末,珍酒产能将达到5万吨,储酒超10万吨。 在“吨位决定地位”的酱酒行业,珍酒无论是在贵州企业中的地位,还是全国酱酒行业中的地位,都已经名列前茅且愈加稳固。 ➋ 从重主义和长期主义 折射珍酒发展的确定性 毋庸置疑,酱酒已经从一股空前热潮,进入到了结构性调整当中。从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已经成为行业厂商都在求解的问题。 而有没有确定性,一个简单的评判方法,就是看企业是在做加法还是减法。当然,做减法未必意味着生意一定不好,但做加法却一定是好。 我们发现,头部酱酒企业都在产能上持续加大投入。比如茅台,就在去年12月发布公告,计划投资超155亿元建设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约1.98万吨/年,储酒能力约8.47万吨。 再看郎酒、习酒、珍酒等,同样在做加法,都在坚持从重主义和长期主义,这让关注、支持以及合作者,都看到了行业、企业发展的确定性。 ▲贵州珍酒赵家沟生态酿酒区 日前,浙江商源集团董事长朱跃明出席活动时,作了主题为《酒商的未来三年与三十年》的发言,获得很多人的认同。朱跃明认为,酒企的确定性是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都要把产品品质做到最好;酒商的确定性就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能把消费者找到。 他还在发言中特别提到了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多年前,我的同行吴向东先生曾经说‘未来的竞争不是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的竞争,一个品牌和另一个品牌的竞争,或一个产品与另一个产品的竞争,而是一条价值链和另一条价值链的竞争’,对此我深表认同。” 显然,和朱跃明的“确定性”观念一样,吴向东对“价值链”的思考,也是立足于在不确定的未来竞争中,能够找到一个确定的着力点。 而产能上的持续重投入,就是夯实这种确定性。 ▲贵州珍酒石子铺老厂区 在中国诸多实体行业中,白酒是最倚仗重资产、长投入、进而获得丰厚回报的时间赛道;在这条大赛道的酱酒跑道上,只有扎扎实实酿酒、储酒的企业才有未来。 珍酒正是基于这样的长期主义思维,不断投入,一直坚持生产酿造,持续性地在产能规模上布局扩张,投入大量的资源,背后是企业对酱酒的战略判断和市场自信。 不做则已,一做就做大、做强,这种从重、从稳的行事风格,似乎也成为了珍酒的企业特质。而这种特质能够给投资者、合作伙伴带来明显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➌ 持续重投入 坚定践行高品质战略 珍酒产能、储能不断扩大,直接来看,是为了服务市场,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市场需求,才促成了珍酒不断在产能上加码布局重投入。这侧面反映出珍酒产品在市场的畅销以及珍酒对未来市场的自信。 今年上半年,珍酒李渡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19亿元,在所有白酒上市公司中处于前列。其中,作为旗舰级品牌的珍酒,贡献了23.06亿元。 半年报还显示,上半年以珍三十标准版、珍三十·大金奖纪念酒及2012真实年份酒等为代表的高端产品收入9.26亿元,同比增长32%;次高端产品收入12.68亿元,与去年持平。 可见,次高端及以上产品,已经成为整个珍酒李渡集团的主要增长动能。高端酒对品质的要求自然更高,在未来市场中,保持这些高端产品的品质稳定,是充沛的产能所要起到的作用。 所以,更深层次地看,产能、储能优势的积累,核心实际上是服务于高品质战略。“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只有将生产和调整的主动权掌握在企业自己手里,才有底气不惧竞争、不惧周期,才能保证酒体品质的稳定。 当然,珍酒高品质战略始终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却又不止于此。 在珍酒李渡集团香港主板上市答谢会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吴向东曾以“七句箴言”,规划了珍酒下一步发展之路:一丝不苟酿美酒、精雕细琢造产品、耕植文化创品牌、诚心诚意建渠道、精心谋划搞体验、实实在在做企业、勇担责任促振兴。 将七条内容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未来之珍”,这是珍酒高品质战略的核心内涵。 随着行业地位的愈加稳固,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高品质战略的持续践行,在不确定的行业周期中,一个更强的珍酒愈加清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