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意味着什么? 可能是四代同堂的幸福美满,可能是百年传奇的创业神话,也可能是风云变幻,峥嵘岁月稠。 对于青岛啤酒,120年,又意味着什么? 千言万语,“都在酒里”可能是最恰当的表达! 不论是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江轮入海”,又或是加入WTO之后与世界共舞,青岛啤酒始终在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同时,将中国人的情义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7月15日,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酒友、影迷、媒体记者的共同参与下,国际知名导演贾樟柯执导、知名演员肖战主演的微电影《都在酒里》首映,将百廿青啤的这番情义担当完美呈现在观众眼前。 ➊ 一部微电影折射120年巨变 怎样将青岛啤酒120年的巨变浓缩在一部微电影里? 《都在酒里》的处理化繁为简,选择三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节点:二十世纪初、改革开放、今天,设置了三个篇章:《诞生》《浪潮》《盛名》,由此反映120年巨变,折射历史变迁,见证时代大背景下的青岛啤酒与国家命运、民族实业、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十世纪初,中国尚在沉睡,以青岛啤酒为代表的民族实业以其卓立的身姿、先进的科技、新颖的产品吸引着有为青年纷纷来投。该篇主人公学成归国之后,为了将当时风靡世界的“皮爱”化为民族自产的“啤酒”,毅然舍弃小家,投身实业救国的洪流。 改革开放初,中国打开国门,迪斯科、喇叭裤成为新潮,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消息更是冲击着年轻人的心灵。该篇主人公与伙伴们从“用青岛啤酒换喇叭裤”,坐着绿皮火车南下,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摸爬滚打,终于成长为新一代企业家。 今天,全球化成为主流,中国与世界日益融为一体,青岛啤酒也已经走向国际。在现代篇中,青岛啤酒品牌代言人肖战亲自出马,饰演一名餐厅老板,以青岛啤酒为媒,广交各国朋友,传播中国酒文化。受其影响,餐厅的外籍厨师也被中国酒文化深深吸引,学着用中国人的酒桌礼仪向同事敬酒:千言万语,都在酒里! 不难发现,在三个篇章中,都可以见到青岛啤酒的踪影。青岛啤酒,仿佛一根隐线,串联起三个篇章,成为不同时代节点下的小到个人奋斗、大到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见证,更充当着情感升腾的催化剂,为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正所谓:一杯好酒连接世界,喝青岛啤酒,懂中国情义。 ➋ 贾樟柯和青啤 不得不说的故事 艺术源于生活,每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生活实践。 说起青岛啤酒,贾樟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120年岁月如流,对酒当歌,可宴亲朋,可宴江河。喝青岛啤酒,更懂中国情义……”这是贾樟柯发的一条微博。 在贾樟柯眼里,为青岛啤酒120周年华诞拍摄一部微电影,是一件有吸引力的事,因为在它如此漫长的历史中,一定有很多故事值得挖掘。 贾樟柯对青岛啤酒的印象从童年时代就开始了。他回忆到,当时,他的母亲在糖业烟酒公司工作,柜台里就有青岛啤酒出售,不过,那个时候的青岛啤酒还是奢侈品,非常紧俏。 ▲贾樟柯 今天,作为一名导演,再看青岛啤酒,贾樟柯看到的是见证、情义。 “我觉得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到当下的全部历史,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贾樟柯说,他与肖战的合作非常愉快,二人携手让这部微电影通过一杯酒,让观众懂中国、懂中国人,以及中国的情义。“我们中国人有很多礼数在里面。比如说,碰杯时晚辈酒杯要低一点,迟到了要先干为敬……” ▲肖战 贾樟柯是70后,肖战是90后,两代人对青岛啤酒的认识、表达又有不同。 贾樟柯表示,在本片中,肖战透过他的一举一动,把一种镇定、友善,既坚持本土文化的自信,同时也把敞开怀抱接纳世界的开阔感演出来,拿捏得很好。 120年来,青岛啤酒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感触,而每个观众都可能从《都在酒里》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许就是《都在酒里》获得广泛关注的原因。 ➌ “都在酒里” 让世界看见中国人的情义 这部微电影为何取名“都在酒里”? 实际上,“都在酒里”是中国酒桌上的常用语。 贾樟柯表示,只要在酒桌上坐过的人都说过或听过这句话。这句话代表着中国人拥有非常丰富深沉的感情,当这种情感的厚度、浓度、纯度无法用语言表达,那就什么都不说了,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微电影《都在酒里》只是青岛啤酒代表中国向世界传递中国情义的方式之一。 120年来,青岛啤酒还通过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啤酒节香飘丝路行等多种方式,将中国酒文化播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中国情义。 《都在酒里》之所以选择青岛国际啤酒节首映,便是相中了青岛啤酒节的影响力。青岛国际啤酒节自1991年诞生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33届,成为亚洲最大的啤酒盛会。 不仅如此,青岛啤酒节的会场还办到了国外。2020年,“青岛啤酒节香飘丝路行”拉开帷幕,通过打造以“青岛啤酒节+城市推广+商旅文化”为主题的国际节会新模式,畅行“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加坡、韩国、德国等15个国家,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在“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也不乏青岛啤酒的身影。尼泊尔婚宴上,青啤成为“新标配”;在哈萨克斯坦,“吃中国菜、喝青岛啤酒”成为新时尚…… 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青岛啤酒已经融入当地生活,成为中国文化的强有力载体之一。为了满足海外消费者的文化诉求,青岛啤酒每年都会在海外市场推出“生肖罐”产品,“中国结”“青花瓷”设计广受好评,中国的美猴王、八仙过海等故事也因青岛啤酒而被海外消费者熟知,许多国外消费者甚至以收藏青岛啤酒罐、啤酒瓶为乐。 曾有人做过粗略统计,青岛啤酒每天在全球有超过5500万次的开启和畅饮;平均1分钟,全球消费者饮用4万瓶青岛啤酒;每年,全世界消费的青岛啤酒瓶连起来,可绕地球119圈、地球往返月球7次。 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品牌与中国国家形象调研报告》显示,在部分国家,青岛啤酒认知度超过90%,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整体认知度更高。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公司》调查显示,青岛啤酒在美、英、澳、日、韩的“产品使用率”中位列第一。 可以预见,伴随着青岛啤酒香飘天涯,“都在酒里”将不只是中国酒桌上的常用语,更将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一个缩影,影响着、感染着中外友人。 120年,对人生,已是极限;120年,放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 120岁的青啤,还有更多的华章,等待谱写;还有更多的精彩,即将呈现;还有千言万语,都在酒中。 *文中图片与视频由企业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