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云酒视界


当下,仍是名酒的时代。


作为白酒产业的旗帜与价值符号,名酒意味着更好的品质、更深的品牌积淀以及更高的市场认可,可以引导整个产业提升产品质量、树立工艺标准。


而提及名酒,最绕不开的就是1952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评酒会。


来自杏花村的汾酒,在这场会议上延续了1500年的名酒光辉,凭借悠久的历史底蕴、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酿造工艺,再次扬名。


其后,就是汾酒在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以及销售收入等层面的“遥遥领先”。


那么,名酒何以是“名酒”?


有观点认为,名酒之“名”,来自于酿造与发展历程中受到的自然滋养、历史传承、文化积淀与创新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汾酒,我们似乎可以理解汾酒之所以是名酒的原因。


位于晋中盆地的杏花村,西有“吕梁臂弯”,东有汾河流过,北靠吕梁山主脉,南面的晋中平原一马平川;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为其带来了雨量充沛、温润清爽的气候生态;以离石黄土为主、夹有亚砂土和亚粘土的土质,微量元素丰富、微生物菌落活跃。


而这些,正是汾酒清香、清爽风味的源头之一。


距离汾酒集团2.5公里之外,是1982年发掘的杏花村遗址。根据分析,遗址最早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在这一时期的文物中有我国最早的酿酒器——小口尖底瓮。这说明,6000年前的杏花村先民,已初步掌握了人工酿酒技术


除此之外,杏花村遗址还发掘出了八个不同阶段的酒器、酒具。由此结合各类典籍记载可知,自杏花村先民掌握酿酒技术以来,酿酒之风便从未在此断绝。


从北齐武成帝的“吾饮汾清二杯,劝汝邺酌两盃”,到唐代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从汾酒诗会被编入《四库全书》,到鲁迅、郭沫若、巴金、金庸等近现代名人为之作诗题词……汾酒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1964年开启的“汾酒试点”,首次将清香白酒的传统酿造经验科学化、系统化、完善化;80年代,汾酒率先拥抱工业化,实现了半机械化大型酒厂的转变;2023年,汾酒开始实施“11125汾酒科技战略”……


就这样,汾酒在不断地创新中向着未来进发



10月17日,“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系列活动将走进汾酒。届时,“回味&品味”专家组成员将展开深度调研,从“老名酒的新成就”之中,找到汾酒发展的核心动力,为行业带来更多发展参考案例。


老名酒新成就|老评委走进中国名酒·汾酒

专家名单


王新国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主席、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


高景炎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主席、酒业大师、国家级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秦书尧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


王贵玉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成员


程国熙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赵 彤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观察组组长、《酿酒》杂志总编辑


徐立栋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观察委员、酒业资深媒体人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市场推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组委会秘书长、云酒传媒联席总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