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俊
编者按:日前,“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摄影及短视频征稿启事发布,向全国创作者发出邀请用镜头解码这条流淌千年酒香的河谷密码。
7月初,受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委托,云酒头条组织邀请贵州省内外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独立摄影、摄像师齐聚贵州,正式启动“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2025贵州白酒摄影集中采风暨特邀媒体走进产区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1983年,董酒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被国家相关部门列为第一批科学技术保密项目,保密级别为“机密”。
这是白酒行业中唯一拥有“双国密”认证的民族品牌。
近四十年过去,在酒业领域,董酒独享这份“国密”殊荣至今,其核心区域管理严格,无关人员禁止进入。
能获准深入这座神秘殿堂一隅,对采风团而言,不啻为一次弥足珍贵的经历。此行虽仅触及冰山一角,但董酒厚重的历史、独特的工艺与难以言喻的芬芳,已足以令人震撼与回味。
云酒头条谨以手记,记录这趟穿越“国密”的感官之旅。
董之形
车抵遵义汇川区董公寺,一场骤雨初歇,天空清新湿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名状、却令人心旷神怡的奇特芬芳。
走进厂区,香气愈发浓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饱经风霜的红砖建筑群,与贵州常见的现代化酿酒车间不同,董酒老厂区以其鲜明的历史印记自成风格。
这些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厂房,如同沉默的史书,与传承千年的酿造技艺一道,在时光中“历久弥香”。
在特别许可下,我们得以走近董酒一座已有半个多世纪的生产车间。
高耸的红砖楼,是国家机密的关键区域,我们只能在外围驻足凝望,试图从斑驳的砖墙和升腾的蒸汽中,打捞那些被封存的岁月与技艺。
在酒厂内,还藏着一座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古典园林——董苑。董苑是一座典型的苏式园林,以古典云墙与龙形围墙与厂区相隔,自成一方静谧天地。
碎瓷铺就的步道蜿蜒其间,醉亭、醒亭、月映桥、醉仙楼、碑廊等景致错落有致,漫步其中,曲径通幽,有一种忘却尘世之感。
▎董苑是董酒辉煌历史的缩影,也是访客必至的文化地标
在文化长廊上,云集了不同时期的大师题字,楷行隶草,挥洒自如。讲解员为我们一一介绍,在莫应丰“懂天下事不如董酒”面前,讲解员说,虽有不少名家尝试应对下联,但均难出其右,“谁能对出这更加气势磅礴的下联,以后喝董酒免费”。
静园内,董酒特意种植了川贝、丹桂、白芷等适宜贵州本土的本草植物用于观赏,俨然一座微缩“百草园”,无声诉说着董酒“百草入曲”的工艺渊源。
如今,这片承载着厚重记忆的老厂区,已被认定为第一批贵州省工业遗产。董酒在精心缮护其原始风貌与酿酒功能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
斑驳的历史墙垣之侧,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崛起。
2021年,董酒斥资百亿启动四万吨技改扩建项目。2024年,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一座占地350亩(三期共计超800亩)、气势恢宏、现代而又不失传统的新园区拔地而起。
在董酒新厂区东大门,庄严雄伟的门柱和牌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柱身“密”字环绕,一对青石麒麟瑞兽分立左右柱顶;门柱两侧门卫房皆以镂空窗花雕刻百草图案,房楹分别镌刻“水滴石穿愚公志,承前启后董道心”“经方百草蕴双绝,串蒸工艺第一香”两幅对联。
大门的修建同样暗藏玄机。据董酒工作人员介绍,东大门所有石柱和照壁通体用榫卯拼接完成,雕刻则使用非遗技艺——惠安石雕技艺。
仅从一道门,可见董酒人对匠心的坚守和执着。
董之技
清晨九时许,董酒老厂区制酒四号厂房内早已热火朝天。师傅说“天不亮就开工了”,话语透露出酿造的辛劳。
车间景象令人印象深刻:现代化设备寥寥,连常见的行车都未见踪影,配料、蒸粮、翻粮、糖化……几乎所有环节都依赖老师傅们的手工技艺与惊人臂力。
为保证酒质纯净,车间内禁用空调等设备,空气流通全凭自然。盛夏时节,高温蒸腾下师傅们的坚守,难以想象。这份对传统与品质的执着,正是“国密”的基石。
我们有幸在车间遇见贵州董酒副总工程师范怀焰,他正躬身指导“扎坑”环节,与年轻的车间主任助理时世豪(2023年入厂)交流分享经验。
范怀焰的讲解,为我们揭开了“国密”工艺的神秘面纱。
范怀焰表示,董酒是世界上唯一同时采用大小曲、大小窖发酵,双醅串蒸工艺酿造的蒸馏白酒,一百三十余味本草制曲,不仅促进了酵母、根霉等酿酒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形成了董酒独特的香味风格,还使得董酒酒体中萜烯类物质尤为丰富。
他进一步解释,其他香型工艺大多是一条线进行,唯有董酒是两条线并行酿造,两条线既是平行关系,也有交叉关系。
总的来看,大曲大窖制香醅,小曲小窖制酒醅,小曲酒醅与大曲香醅串蒸出酒;大曲有大曲的本草配方,小曲有小曲的本草配方,大窖有大窖的制法,小窖有小窖的制法,香醅一次发酵周期长达18个月,酒醅又有酒醅的特殊发酵工艺;在酒醅与香醅串蒸时,又有独特组合方式和技艺要求。
看着大窖那些“小山丘”,我们问范怀焰,香醅在窖池中待至少18个月,如何保证其品质稳定?
范怀焰认为,董酒的大窖发酵时间是白酒中最长的,也是传统白酒生产中唯一的碱性发酵设备,正好可以中和香醅产生的酸,保证香醅的平衡稳定。
走出车间,云酒头条团队感慨:“走访酱香、浓香酒厂,工艺脉络相对清晰;但董酒这‘双曲双窖,双醅串蒸’双线并进的‘国密’技艺,不来个十趟八趟,恐怕难窥堂奥。范总讲得逻辑分明,可信息量太大,还是有点懵!”
这份工艺的复杂性与独特性,正是董酒核心价值的最佳注脚。
因为制曲工艺是董酒国密工艺核心中的核心,我们无法一窥其貌,但从制酒工艺的复杂不难想象,一百三十多味本草植物的采购和培育,以及本草之间的配伍、如何与四时结合,又将耗费何等的人力物力以及智慧。
在董酒技术中心,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董酒的勾调环节。勾调总师胡高波向我们表示,每一瓶董酒都是精选不同年份、不同车间、不同等级的酒体精心勾兑而成,像佰草香这样的大单品,对应的基酒支数也是最多的。
从颜色来看,每一滴董酒都呈现出清亮透明的特点,这也是董酒是优质白酒且区别于药酒的特征之一。
“关键在于本草在制曲之初即已融入。本草与制曲原料充分浸润,浑然一体。酒曲与粮食共同发酵后蒸馏,所得酒液自然无色透明。”张元伟解释道。
董之味
摄影采风的最后一程,我们来到了遵义新蒲新区,拜访了董酒的老朋友——经销商赵福洪。
这位爱喝酒的行家,各主流香型都如数家珍,但聊到心头所好,他眼中闪烁着真挚的光芒:“喝了几十年酒,尝过百般滋味,最割舍不下的,还是董酒这一口‘董味’。”
在赵福洪看来,董酒的香气是其他酒难以比拟的。在他的影响下,身边也聚集了一批喜欢董酒、爱喝董酒的董粉,“真正喜欢喝董酒的,绝对是懂酒的行家,他们真的能品出其中丰富的滋味和层次来”。
赵福洪还提到,即便是董酒体系中的低端产品,存放几年后再品饮,其风味层次也会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醇厚度与协调感显著提升,这无疑是时间对董酒“百草入曲”底蕴的最佳馈赠。
此次采风,董酒还特地安排了一场“董宴”。宴席上,大家欢聚一堂,尽情享用董酒与佳肴的搭配。
近年来,董酒一直在摸索餐酒融合,基于董酒的健康理念,董宴甄选贵州地道原生态食材,融合台湾海峡的鲜美水产,以蔬食、谷物、肉食为骨架,凉、热、羹、鲜为品类,匠心烹制出十二道主题菜品。
每一道菜都恪守传统黔味精髓,又巧妙融入董酒元素,追求极致品质。
▎“董酒留客豚”肉质香酥,酒香渗透肌理,去腥提鲜,余韵悠长;“董味酸汤牛肉”在董酒的浸润下,肉质分外醇厚,汤汁中透出独特的本草回甘;“沧溟金枪鱼”的鲜美与董酒的甘冽相得益彰,激发出海洋与山川的奇妙对话
其他菜品亦各具巧思,无不体现着“参健康巧思、融南北之特、借地道黔味”的待客之道。
轻啜一口董酒,再品一口董宴美食,董酒的本草香、醇厚感与菜肴的鲜美、本味在口中交织、碰撞、升华。那“微带舒适本草香”的酒体,完美衬托并提升了食材的本真之味;而菜肴的滋味,又反过来让董酒的回甘与层次感更加凸显。
这一刻,“董形”的厚重历史、“董技”的精湛奥秘,最终都汇聚为舌尖上这美妙绝伦、难以复制的“董味”体验。
古人云“饮馔之曼妙”,此情此景,便是最佳注脚。
诚然,董酒的独特工艺、历史底蕴、风味个性乃至其倡导的健康价值,都构筑了其作为高端白酒的独特价值。
只有当感官真正沉浸于它的“形”“技”,并最终被其深邃的“味”所征服时,才算真正“懂得”了董酒。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