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酒团队(ID:YJTT2016) 288期、8400多万文字,这是《古贝春报》用24年做出的成绩。 时光回溯到1996年11月2日,古贝春刚刚走上振兴之路,刚刚就任公司董事长的周晓峰便决定,要创办一份能够反映企业建设、加强企业交流、推动文化复兴的报纸——《古贝春报》。 如今,24年过去了,在新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曾多次获得“优秀企业报”荣誉的《古贝春报》依然散发着墨香。 ❶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企业报? 初创刊时,《古贝春报》还只是8K的黑白小报,如今已是彩色对开4版的大报。作为古贝春酒厂与外界交流的窗口,目前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行,发行量每期达到了11000份。 这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企业报,能做到如此成绩? 24年来,先后有四位主编为《古贝春报》的创刊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分别是完成了初始积累的高艳国、深化内容与形式的顾金良、坚守17年的李宽云以及继往开来的李国锋。 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了解到,《古贝春报》目前有四大王牌栏目—— 《宝生说酒》,作者是古贝春文化顾问、德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德州市酒文化研究会副主席、武城县政协原副主席尹宝生。这一栏目主要是以古贝春酒为主线,讲述古贝春酒与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极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漫话古贝春》,作者是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高步云,以古贝春酒为主线,从春秋战国跨越到当下,追溯、挖掘鲁西北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述评》,围绕企业的重大事件与决策展开论述,提出鲜明观点、表明企业态度。 《历史不会忘记》,以回忆为主,讲述那些对古贝春发展做出贡献或给予支持帮助的各界名人的故事,以及与古贝春的情缘,以示怀念与感恩。 通常,企业报多是面向企业职工,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沟通企业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联系,加强职工归属感。而《古贝春报》的意义却不止如此,在做好此方面的同时,还拥有新的内涵。 ❷ 24年坚守,它为古贝春带来了什么? 马克思曾用“耳目喉舌”来阐述报纸的功能和作用。回顾古贝春的发展历程,《古贝春报》已然成为公司品牌的“喉舌”,是品牌的话语人与讲述人。 进入新世纪,古贝春加速推动品牌与文化建设。《古贝春报》与时俱进,围绕历史文化、运河文化、先贤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了充分的内容挖掘与整理,以期更好将品牌与文化传递出去。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古贝春“壮大工业促旅游,发展旅游促工业”经营思路的实施。 确定这一战略之后,《古贝春报》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并配合了古贝春文化景观的建设工作。凭借这些报道,不仅推动了“古贝春工业旅游园区”的发展,获得“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中国酒文化十大文化旅游基地”的称号,也为自身赢得了“全国酒行业先进企业报”的赞誉。 在此基础上,《古贝春报》又向前迈了一步,拉近了古贝春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4年来,古贝春投身社会公益的身影,通过《古贝春报》传向全国。从资助贫困学生到灾害疫情的爱心捐赠,从推广民间艺术到传播运河地域文化,《古贝春报》的报道与传播,让更多的人认识与了解了古贝春以及运河文化。 云酒头条获悉,古贝春的很多忠实客户最初都只是报纸的读者,通过刊登的报道萌生了实地参观考察的念头,并付诸了行动。可见,《古贝春报》早已深谙“圈粉”之道。 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品牌与文化输出,《古贝春报》成功地将“古贝春”的品牌“送”进了消费者的内心,也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❸ 以文化促发展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文化建设必须注重特色性、延续性与动态性。 有特色的文化才能够让企业绽放出独特的光芒,彰显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潜力;有延续性的文化可以伴随着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有动态性的文化则能够适应企业不同的发展方向。从《古贝春报》24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古贝春的文化软实力恰恰就在于此。 就像地基是万丈高楼矗立挺拔的基础,文化软实力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否具备文化软实力,决定了企业的内在生态、发展动力以及方向。 回顾古贝春的发展,可以看出这家企业从来就没有偏离过“以文化促发展”的道路。 《古贝春报》第三任主编李宽云曾在文章中表述,古贝春“以文化促发展”,是以文化打造产品品牌、奠定质量基础、提升员工素质以及打造和谐企业。 目前,古贝春已经形成浓香、酱香、兼香齐全,古贝春、古贝元、国蕴三大主导品牌,高、中、低档兼备的产品格局,“古贝春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中国白酒十大著名品牌;而“质量第一”的企业宗旨,早已内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在《古贝春报》的助力下,古贝春对内构建和谐的沟通氛围、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外不断讲述传播品牌故事和理念,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软实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