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银仓昊拓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1 新零售的定义和核心 新零售的三个核心问题 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第一次提出“新零售”这个互联网名词,后来一直是业界持续关注热点。 一方面,各行业在理论方式,经验实践和模式创新上都有不少建树和所谓成功案例;另一方面,“新零售”也成为各行业,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标配。 不过,新零售在行业的普遍影响力有待提高,再加上各种新概念交织其中,消费者对新零售的体验感仍不够强烈,这让很多实业企业、零售企业有些无所适从。 组织大部门,大手笔投入,但收效甚微。在他们心中有很多问题,包括人的因素、宣传推广力度、品牌定位、产品定位、模式或者发展方向等,直到开始怀疑人生。 在笔者看来,其实他们没有理解“新零售”的三个核心问题——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本质);企业到底需不需要新零售,什么时候需要(目的);新零售对于企业的价值是什么(主体)。 1 如何定义新零售 新零售是一个大的定义。或者说是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为手段的新营销。既然是以用户为中心,那么用户需求、用户画像要明确。 要知道用户在哪里,用什么方式消费、消费时间、消费动机等大数据,利用互联大数据把用户消费归类。再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将产品/服务、原材料、生产端、物流端可视化呈现,赋能产品、赋能营销。如果产品产能有限,还可以赋予金融属性,并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笔者看来,新零售的定义就是——缩短渠道长度,以用户为中心,提取用户数据,满足用户需求,在后端可视化展示给用户,增加用户视觉体验,部分产品再赋予金融属性。 2 新零售的核心是什么 新零售的核心,则应当是数字驱动+场景重构。 数字驱动:是当前的主流观点,强调数字化改造、零售要素。“人、货、场”。然而,消费者不会因为某个企业,某个品牌数字化而买单。 场景营销:从以品牌为中心、货品为中心转变为用户为中心,建立“新场景、新体验、新产品、新思维”。重新构建新场景,迎合消费者。让买单的人念转变、引导消费升级才是关键,这是新零售的根基。 以上两点需要利用互联网工具帮助实现,所以需要有很强大广度、深度的思维去导入,从工具设计、执行、系统化落地。并不断为用户赋能。 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五点:品牌树立需要从消费者出发,建立在消费心智基础上;产品迎合现代化消费理念;品质要有匠人精神;工具操作简单,体验感要强;服务细致入微,学会聆听消费者的声音。 2-1 新零售结构框架 三大要素 从新零售的定义出发,笔者以一座房子来展示新零售的结构框架。正如房子有地基、结构、和屋顶,新零售结构框架也有三大要素和三大支撑。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工具是基础,结构是过程,最终才能实现目标。在搭建结构的时候两个“三大”(三大支撑和三大要素)必须做到细节完整、互动互联。通过基础工具识别和感知前端用户和后端产品、品牌、服务供应链数据分析。 其中“人、货、场”是新零售永恒的主题,不管科技技术和商业模式如何改变,这三大因素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❶ “人”:读懂新零售的用户思维 “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用户,还是消费商。新零售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满足用户消费需求,用户的满意度和愉悦感是检验新零售模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你的产品/服务占领用户心智的最佳方式。 1 消费数据化 通过基础工具智能分析,感知用户画像。建立用户数字化标签,以精准服务营销。 例如,你在京东浏览某商品,但并没有购买,甚至没有添加购物车。当你浏览过的商品有促销活动时,京东平台通过后台快速检索到你为目标用户。这个时候会定向给你推送促销信息,“您浏览过的某宝贝有活动”,其实这就是精准营销法则和消费数据化。 2 识别用户 通过用户浏览、关注,利用AI 计算做好用户分类,做好用户标签。2018年夏天,笔者在和一个做媒体传播的朋友聊天时得知,他们在全国商场、楼宇电梯的居多视频广告中,有很大一部分加入AI技术。 在广告播放的时候,利用AI技术迅速计算用户观看停留时间,收集用户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此用户下次通过具有AI技术的广告视频前,广告画面自动跳转到用户关注的广告类别。这就是用户识别。 3 建立完善的会员体系 相信每家企业/品牌方都有自己的会员体系,但你对你的会员有多少了解,对会员的服务和赋能又做了多少动作呢?在营销学上有2/8定律,企业用80%的精力服务20%的用户。 例如,银行大客户经理对于他们的用户(存贷用户)不断推出投资理财、财务知识学习课程,小规模论坛,圆桌会议等方式,主旨就是“了解客户动向,增加客户黏性、和客户互动互联”。 ❷ “货”:怎么卖、卖多少、赚多少 “货”不一定代表实物,也许是技术、也许是服务,其根本上是一种价值,一种和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商品,是从物理心态销售转化向心里心态的销售。从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的升级。在新零售中,“货”取决于你卖什么、怎么卖、卖多少、赚多少。 1 商品吸引力 价格、功能、体验、需求是商品吸引用户的关键要素,也是取决于用户购买的重要因素。在用户画像中,对这四大因素进行明确分类很重要。小米在用户画像中明确用户需求,将商品链条做到极致。覆盖3C,延伸生活用品和周边产品,这样可以满足80%人群的80%需求。以品质和价格获得不同层级用户群体,构建庞大用户群。当然,小米有强大供应链支撑小米的“价格、功能、体验和需求”。 2 内容创造 用户消费产品,自然有需求,但如今社会,在同等价位、同等功能的产品也很多,创造内容由此便显得十分重要。 杜蕾斯的内容创造做到了极致,她在品牌宣传创新和产品均做到让用户赏心悦目,品牌推广有高度,产品内容有内涵。能够让用户特别喜欢,简单的文章,卡通或抽象配图,让不少用户自动为其传播。 3 服务 用户购买商品、继续复购的最大因素就是体验与服务。体验分购买前和购买后。服务重心一定是购买后占据重要因素。服务可以让用户使用产品愉快感和身份地位,用户自然持续购买,并形成口碑传播。 海底捞的服务在餐饮行业是一个标杆,用户从进入餐厅开始,服务员的亲和力就让你有回家的感觉,点餐菜品服务员又提供专业性建议。还提醒适量,一条热毛巾让你解去疲惫感。用餐过程中的服务及时、热情、主动、快捷都会让用户心情愉悦,忘掉排队就餐的烦恼。 ❸ “场”:体验+数字化 “场”即消费场景,场景有很多种,包括线下实体店,如品牌体验店购物中心、餐饮门店;互动场景,如直播、短视频;交易场景,如京东、天猫。 1 场景体验 场景体验是基于产品文化为核心,场景体验必须具有“专业性、互动性、舒适性”,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得到满足感。 为什么电视购物比不过直播,因为电视购物不能和用户有效互动;为什么超市单一品牌酒没有专卖店销量大,因为专卖店专业性更强;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办理航空公司金卡会员,航空公司在机场有金卡专属休息区。用户会得到舒服的服务。 2 运营数字化 任何场景,运营必须数字化。只有数字化,基础平台才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会员活跃度、活动效果评估、人群分布、产品布局以及升级方案等。 2-2 新零售结构框架 三大支撑 新零售通过基础搭建,实现“人、货、场”交易平台,但也需要三大支撑,以快速实现短期销售目标、中期规划、长期战略,最终实现新零售目的,形成基于用户为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新模式。 ❶ 资金流 我们这里讲的资金流不能简理解为企业运营资金,商品采销资金。还要更为广义的用户资金管理和使用。 资金流向要保证多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原则:一个出口让企业资金最有效使用,最大化利用;多个入口指所有资金回笼,如贸易收入,线上用户收入、线下零售收入,交易平台收入,杜绝不同平台收支不同。 例如,某企业贸易收入放在旗下小规模企业,线上用户销售收入放到公司,交易平台收入又在另一家企业,线下零售收入又规划到零售门店。 公司经营规模很大,但企业资金管理如此分散,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在资金使用率和对外重大投资都会带来很大影响,如果进入资本市场,估值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在用户资金方面,京东的打白条,支付宝的花呗都提前为客户规划资金。为自己下一步资金使用和规划做了很多功课。再利用大数据分析出未来资金流。 ❷ 信息流 信息是基础搭建的血液,大数据通过信息流分析用户画像,产品需求、功能、价格的产品。大数据通过信息还可以感知商品和用户,以及和用户互动模块。 1 用户 用户从体验开始,平台就有了用户基本画像。在用户购买产品/服务三次以上,用户画像基本成立。在用户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现有用户开发,也要和其他平台互联,做到用户共享。前期要做到用户几何倍数增长。并做好用户体验互动,建立强大用户群。 用户信息是基于商品和品质优良的基础上,京东、天猫都在打造自己的用户闭环。从用户开发和延展来看,天猫初期基于淘宝的用户居多,京东用户则以3C用户较多些。 有人说天猫用户年轻化,京东用户传统化,但从销售数据来看,进口红酒天猫销量高于京东,中国传统白酒京东销量大于天猫。京东和天猫提供了非常完美的商品服务,但用户需求点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群体出现。 而拼多多,讲的是拼着买更便宜,用户画像明确。所以在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具有庞大的用户集群。云集则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开辟另一用户群体。 2 商品 商品即产品,是用户购买的实体表现,而商品信息是基础工具的肉体。由于不同用户,需求不同,所以商品信息流尤为重要。商品主要表现在功能、价格上,商品信息则主要体现在需求、地域、用户层级。 以京东为例,其自营搭建完善的商品体现,产品覆盖90%以上用户需求。可以满足用户在功能、价格上的不同需求。用户动动手,就可以了解商品所以信息,在结合自我需求,形成购买力。商品链条的完整和信息完善,还要有强烈的视觉体验感,让京东商品具有特殊性。 茅台酒则以一个品牌多系列产品覆盖,满足用户对品牌的需求。通过线下专卖店、线上官方旗舰店、大中小型品鉴会的形式,将产品、品牌信息传递给B端和C端用户,并以产能有限、健康饮酒和具有独特的金融属性,将商品信息传递到目标用户,形成基于商品信息和品牌影响力的营销闭环。 3 服务 很多企业用户架构体系做到很好,商品信息也堪称完美。但在用户服务信息方面没有做到用户满意。经常会出现不断开发客户、产品升级,但总是丢失有效用户甚至大客户。 服务需要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灵魂,在服务信息流中,没有用户大小之分,只要是用户,都要以100%的热情服务提供给么一个需求用户。正如中国移动一样“沟通从心开始”,服务也要从心开始。 ❸ 物流 物流是用户、平台、商品的纽带,是桥梁。如今社会快速发展,时间越来越宝贵,用户对平台要求除了商品的功能、价格以外还要高效。 物流对于基础工具的数据接口的要求也非常高,基础工具可以通过物流分析出城市网格化消费数据,便于商品信息流和用户信息流的开发升级,近年来兴起的物联网完,已可以胜任物流的各个环节。 京东自营、天猫超市都可以做到次日达,取决于他在各地配送仓和强大的物流体系支撑。配送仓解决了大物流(城市与城市之间),快递小哥的网格化布局,解决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所以才能够及时有效的将商品送达到用户手中。 每日优鲜作为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平台,产品新鲜对于时效性尤为关键。因此,每日优鲜将配送仓前置到网格化社区前沿,每天将新鲜农副产品直接配送到网格化社区前沿,街道订到后迅速配送,所以每日优鲜可以承诺用户2小时送达。 三大支撑中,资金流是保障、物流是纽带、信息流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完美体现。 3 新零售730法则 七大模块+30个组件 在确立上述新零售架构后,笔者将企业开展新零售的具体方法,整合为七大模块及30个组件,即“新零售730法则”。 点击放大可查看 “新零售730法则”思维导图 上述七大模块按照重要程度分别为营销数字化、门店数字化、产品吸引力、数据驱动力、场景体验礼、业务共享力及关系数字化。 从而解决现状新零售碎片化思维。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品,不同需求组建不同模块。 ❶ 营销数字化 这个模块主要帮助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更加精准化。即以用户感知为基础,商品流量为导向,实现营销过程可跟踪、可量化、可优化。 相信很多企业已经具备营销数字化的基本要素。但未必能够做到用户感知、用户画像,对部分重点用户可以做到精准营销能力。所以营销数字化是提升,提升用户收集能力,感知用户需求,针对所经营的产品确定用户画像,利用数据分析用户、经营产品贡献率,扩大精准用户营销,从而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如何实现营销数字化?营销数字化首先要知道“用户在哪里、如何识别用户、怎么精准”,并针对每一个动作做好评估。 用户在哪里:线上线下用户(已产生交付)要把用户数字化即可。新客拓展线下主要通过活动参与和社群参与获得。线上通过直播、促销活动、其他平台互联互动活动。 如何识别用户:用户识别可以通过推广、体验、互动的方式,将用户做初级分类。然后加大商品内容宣传,功能介绍将用户进行二次分类,还有通过用户裂变识别用户。都要有明显层级数字化。建立用户标签。用户标签模板如下 用户标签图 实现“精准营销”,用户标签的建立后进行用户精准营销。 推广支持:针对购物偏好和渠道爱好,指定进行投放,包括内容、投放时间、投放频次,投放区域 活动方案:针对用户群体、品类细分,品牌爱好、价格属性这几个方面制定活动方案 运营策略:基于用户特性,购物趋势决定产品/品类选择,以及用户关注度,制定不同阶段的促销手法。 ❷ 门店数字化 门店全面升级“人、货、场”数字化,以用户+场景为基点,由原来的基础买卖关系,转化为体验+服务。 门店数字化是提升线下场景营销的必备工具,主要包括公众号、短视频运营能力,导购专业知识。门店数字化是用户数据前沿拓展窗口,是新零售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件。如果门店数字化没有建设和提升,那就和传统零售没有什么区别。每天开门营业,坐等用户上门,也无从解决用户单一价值到终身价值的转变。 门店数字化是集商品、流量、用户、物流、体验为一体数字化升级。当你升级完成开始运营,你的“用户资产”已经逐步形成了。 1 门店数字化的便利性 从店变成到家,中途让快递小哥完成。动动手指,商品送货到家。 从家到店,现在实体店更多的是社交、体验功能。例如参加一个沙龙,派对,不一定是五星级酒店或者郊外的草坪。而是一家酒庄体验馆。才有到家的感觉。 从找货到提货,以前去大型商超,每一层找自己想要的商品。门店数字化以后,用户在移动端下单,选择离家最近,最方便的时间、地点提货即可。 新零售门店数字化,利用科技重构“人货场”。通过数字化感知供应链、商品、库存、物流、用户识别、营销。提高营销精准度。 2 门店数字化实施方案 如果商超实施数字化,商品一物一码,在购物过程中你将需要的商品扫描,添加购物车并支付,剩下的只需要到商超领货区领取,或者让门店送货上门。也就是门店要对商品、会员、标签、服务数字化落实。 线上线下一体化,线上订单导流到线下门店,客户提货时间大大缩短,促进消费增速,这是为了用户深度;线下向线上导流,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机会,这是做好用户广度。 ❸ 产品吸引力 好的产品是有生命的是有灵魂,好的产品自带流量。产品是企业和用户的纽带。产品是让用户掏钱购买的本质。在产品吸引力中,笔者提出了“两个极致、一个独特、一个性价比、一个优良”,也是代表用户的期望。 当前用户不是听讲个营销故事,产品就可以卖出去了。用户更关注产品功能、需求、体验。所以产品吸引力尤为重要。产品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它决定了用户是否记得住你。产品吸引力需要有替换思维,你产品再好,用户不买,一切为零。所以要以用户思维来设计你的产品。 1 消费商业机会在哪里 居民消费:伴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已经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无论是个人消费、家庭消费、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消费都已经升级。现在主流消费群体已经是80后、90后。他们消费更理性,更加追求“品质”“价值”“共鸣”。 经济繁荣:收入提高,消费崛起。普通大众也在享受经济繁荣的福利。 城镇化加速:80后、90后进入城市,收入提高,消费升级。 精神层面:精神消费趋于常态化,休闲化。 品质消费大于品牌消费,追求好品质、个性化的商品。而不是盲目追求大牌。更喜欢方便、物美价廉的商品。 教育消费重金化: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可以用不惜重金来培养。 银发经济: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60岁以上人口达到2.48亿,2030年将达到3亿。中国讲究以“孝”为先,这同样也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2 如何构建自己产品的产品吸引力 创造产品内容,让产品变得更具有生命力。产品内容包括功能、使用、服务、体验和互动。 以酣客酒窖为例,创立6年以来,酣客酒窖创造了具有独特代表性的内容。具体包括主张内容(和靠谱的人喝靠谱的酒);产品内容(年份价值、品类价值);互动内容(价值观,鉴别好与坏);体验内容(酒窖体验、酒厂体验);价格内容(大众消费,高品质)。 3 人格力产品打造 在场景体验中,锋哥讲到要建立自己的品牌IP,IP包括商品IP(如三只松鼠),个人IP(如雷军)。那么商品IP人格化应具有那些内容呢? 用自己的价值观和用户产生共鸣,引领用户。 传递积极向上,将正能量传递给用户,让用户认同。 建立自己产品故事,如选料、包装、功能、品牌、创始人故事或背景。 利用全部能利用的传播触点,呈现IP价值。用IP强化品牌,用品牌带领产品推进市场。 ❹ 场景体验力 通过五种模式让企业提升场景感,主题场景IP化、饱满活动参与感、跨界创新保持企业活跃度、让更多社群参与进来,具有极强的落地性、最重要的是具有便利性。 场景体验是用户有效接触商品的最好时机。这里的场景可以是视觉,也可以是线下体验场景体验,还可以是跨界体验。场景体验力是企业与用户,产品与用户最直接的窗口,可以根据产品设置场景体验,整合企业全部优势资源推广场景体验力。 曾经有人问我,新零售是不是搭建一个数字化平台,把货卖给用户就可以了。我回答他说那是微商,是很难形成品牌核心竞争力的。 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结合,以用户为中心的。线下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线下就是场景。要围绕场景为用户设计体验,让用户有极强的参与感,这样线上、线下、社群才能参与进来。 1 最近20年的购物场景变革 第一阶段:2000-2006年,基本上是大型商场、超市,只要面积够大,有品牌效益(如北京的赛特购物中心、家乐福超市),品类够多,用户更愿意去。如果你的商品陈列位置好,有促销活动,自然就有很好的销量。 第二阶段:2007-2015年,全国陆续开发了很多综合性商业体,囊括了商场、超市、品牌专卖店、餐饮、影院、健身房等,大家消费方式以休闲为主,体验感很强。 第三阶段:2016年以后,伴随着购物渠道多元化,传统大型商场超市日子不好过了。超市变成了日常生活用品甚至老年人光顾的场所。意见领袖的逐渐形成,大家开始寻求“价值共鸣”,进入IP化阶段。 2 创造自己的IP,为企业赋能 IP可以是人物、肖像,IP场景都要是自己的IP化。笔者自己的IP就是营销,用我的专业和知识帮助企业改变,让企业走得更远。20年营销这是我的专注,品酒从爱好到专业,这就形成了我的IP。 IP需要场景化。现代人消费观已经形成“价值共鸣”,所以IP场景化尤为重要。2014年(马年)茅台推出马年茅台纪念酒,酒质与飞天茅台一样。当时飞天茅台的价格不及马年茅台,但很多消费者都喜欢喝更贵的马年茅台,这就是“价值共鸣”的体现。 3 如何构建场景体验 跨界合作。2017年,笔者服务一家酒类企业,这家公司经营的品牌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传统渠道有基础经销商客户,但销量一般。之后该企业参加了石油化工领域、礼品领域、建筑材料、不同展会,结识了一大批用户。 IP场景引领,创造适合自己的商品IP场景,让它固定化、标准化。利用自己IP先感染身边用户,通过用户裂变用户。IP需要好品质的商品和好的内容去创造,所以你的内容创造团队很重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不要总想着利用一个大IP把品牌树立起来,而是要想着怎么树立自己的IP。当然大IP帮你提升商品销量或者流量还是可取的。 多元化活动模式,让用户有参与感。例如传统节日促销、事件营销和社群运营等。 ❺ 业务共享力 业务共享力是指线上线下共享,区域共享、产业链条协同共享、总部与分部共享。主旨就是“流量、用户、商品、订单、库存”相互共享,让用户有极好的体验。数据最了解用户,共享力是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基础。 具体而言,首先要打破企业内部组织边界,做到内部业务共享,做到“五通”。其次企业还要走出去,和大平台合作,争取更多资源。 在这里强调一点,业务共享不要担心自己那点用户数据别人拿走,用户是市场的,是共有的。只有大家都把用户数据共享,双方客户才能做到几何倍数增长。业务共享力建设周期长,需要坚持做下去。 1 建立业务共享机制,搭建业务中央平台 以云计算、大数据推动数字化,搭建业务中央平台。相关联业务部门共享,做到共享同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定义平台标准化,而不是基于某个部门需求建立。用企业统一标准建设,降低错误率,提升协同工作效率。 避免数据孤岛。笔者曾接触过一家企业,其线上会员(天猫、京东官方旗舰店)会员一套系统、微信会员一套系统、门店一套系统。数据不通,销售产品不同,销售数据各平台不通,甚至同一产品在不同平台系统出现多个名称,这便是数据孤岛的体现。 实现各业务场景互动,新零售的特点就是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在场景互动中,我们强调场景标准化,来打通“流量、商品、会员、支付、库存”。这样可以实现“线上+微店+门店”,让客户获得良好的体验。 3 业务共享力的集中模式 内部共享:有一些企业流程繁多、层级固化、各自为战、老板一支笔。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出了小问题,找个员工处罚,出了大问题,开个副职完事,不能解决问题根本。 所以解决内部共享,建立中央平台,内部数据、业务、产品、流量、服务全部共享。设置明确的时间节点、负责人。 外部共享:结合内部资源和自身需求,达到共享。外部共享可以是流量共享、用户共享、服务共享、商品共享。 内外融合:结合内部业务能力,融合外部资源。例如京东和沃尔玛强势合作,线下需要线上流量,线上需要线下场景体验,线上赋能线下,线上为线下带来“流量+销量+用户”。 ❻ 数据驱动力 在未来,企业内最大的资产就是数据,也就是笔者前面提到的“数据资产”。完整的数据链条,可以通过云计算方式,完成用户分析、产品分析。驱动产品升级,用户优化。数据驱动让总部对分部、线上、线下、用户产品各环节动态掌握。数据渠道可以让供应链、库存周转更有效。 数据驱动力源于数据,精于用户。通过数据驱动力提升供应链效率,市场分析、用户感知。能够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少犯错或者不犯错。数据驱动力还可以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这样企业的第四张报表“用户资产”,会帮助企业提升自身价值。数据驱动力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的建立。 1 建立数据驱动力应注意什么? 数据孤岛。在业务共享力中,我们讲到数据孤岛的弊端和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这里我们就不再进行分析了。但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把数据变成孤岛,独立数据没有任何价值。 数据质量不高。很多企业有数据,数据没有分类,数据信息不完整,各单元板块汇总不及时。导致数据成为冷冰冰的数字,静静躺在电脑里。记住,你不要想静静。 数据不会应用。有数据,不会最大化应用。只是做销售报表或经营状况分析。不知道如何应用数据帮助营销,服务客户,产品升级。 2 数据驱动力在新零售的“人、货、场”的作用 “人”即用户、客户,数据驱动力提升客户效率,即大家都在说的“客效”,通过数据驱动力清晰了解用户画像与用户需求,让我们知道用户是谁、在哪里、消费偏好。数据驱动通过“人”为载体,识别用户、分析用户购买因素,洞察客户关系。 “货”,货即商品,通过数据化驱动,精准迎合用户需求,匹配高价值商品给用户,提升“品效”。这样企业知道卖什么、卖多少、怎么卖、赚多少。提升动销能力。通过数据驱动,使得企业的商品销量、价格、库存、订单进行分析,实现商品管理、销售预判、促销管理、库存管理。 “场”指的是场区或者叫经营场所。数字化场景、数字化场区。通过数据化汇聚,分析场区产品数据、销售数据,做好SOTW分析,从而改善计划,提升销量。通过场区构建用户数量、客户群构成。通过“客效”、“品效”优化客户需求,提升客户忠诚度,同时提高了“坪效”。 3 数据驱动力的四大要素 经营分析:帮助企业整体分析,了解客户、优化产品、智慧促销、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帮助企业主找出问题和原因,并有效解决。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 用户分析:感知用户需求,了解用户画像、购买动机、消费频率。智能抓取核心客户,并进行精准服务。 商品分析:收集商品信息、竞品信息,优化产品结构。打造核心大单品,建立利润型产品和跑量型产品。精准的商品分析便于和用户建立更好的互动、体验、交付。 场区分析:进行重点区域,重点场景分析。对于用户互动、销售状态、用户爱好和区域品类分析起到决定性作用。 ❼ 关系数字化 关系数字化即做好关系营销,将用户数字化改造升级。通过数字化手段分析出用户的消费频率、消费金额、消费爱好,将用户量化分类。然后根据用户数据,有针对性地对客户进行关系维护。 精准有效的关系营销,可以帮助企业改变“销售完成即工作完成”的尴尬局面,让用户价值体现和客户管理更快速有效,并有持续性。 关系数字化,要求企业重新定用户和企业关系,用户和产品关系,产品与企业关系。设立用户星级标准,确定企业未来五年发展核心品牌,核心产品关系。 由于现在企业已经有固定用户经营产品,企业应该做的就是重新梳理用户、产品和企业的关系。做到企业发展方向明确,用户精准,产品少而精。 1 新思维的会员管理 传统意义上来讲,买了你的商品或者说交了会员费才是你的会员。但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免费用户也应该是你的会员。“来者便是客”是传统,是老一辈教育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免费的用户会让你更有价值,只要用户进你的店,就应该是你的客户,就应该得到用户所有的权利和待遇。 我们用互联网思维想一想“来者便是客”的更深层含义——首先是免费思维、其次是入口思维、最后是用户思维,三个思维构成了新型用户思维。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就是用户和客户的关系,客户是购买了你的商品,用户则还没有形成购买的潜在客户。 大家熟知的百度,对用户都是免费的。通过免费思维,用户对百度形成了搜索依赖。用一句网络用语就是“有问题找度娘”。百度又通过搜索、百科、问答、新闻等不同频道满足用户不同需求,这是用户入口。当百度拥有强大用户集群后,百度价值自然体现出来,例如广告、搜索排名都是收费的。 现在最流行的网红,通过短视频汇聚粉丝,当粉丝量达到一定顶峰的时候,他们价值就会凸显出来,粉丝也是用户。2015年papi酱开始通过微博发短视频,一年后的2016年就得到风投1200万投资,pipa酱个人估值过亿,粉丝数量也达到了千万级别。这也就是笔者讲的“用户资产”使pipa酱成功的案例。 2 如何确定客户关系 周期定义客户关系。周期定义需要做五个动作——通过推广让用户知道、用户开始了解商品、接受商品功能或价值,完成购物体验、传播和分享裂变。 购买力确定客户关系。用户最终购买商品,变成客户才是王道。我们要从客户购买频次、消费金额、购买商品价值来确定客户价值。确定了客户价值后,根据营销2/8法则定律确定客户关系,就水到渠成了。 假如A、B两位客户,购买金额相同,但A客户购买频次远高于B客户,A客户价值则高于B客户; 假如A、B两位客户,购买商品价值相同,但A购买频次高于B,则A客户价值更高; 假如A、B两位客户,购买频次相同,购买商品价值高的客户自然价值更高。 3 影响力定义客户关系 判断用户质量消费金额不是唯一定义客户关系的标准,还要看“用户资产”数据。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自媒体人、网红、名人的影响力远大于他们消费能力。他们自带流量,还可以驱动用户购买力。现在流行的社群营销,所谓群主/舵主,他们不是名人,但他们可以影响他身边的群体。 3月19日,罗永浩在微博表示做直播,随后确定首秀以抖音平台,并宣称“不赚钱,交朋友”。罗永浩用12天完成首秀,并交出了3小时销售1.1亿,4800万人围观,抖音音浪收入360万的骄人成绩,创下抖音平台最高带货记录。 在直播中,抖音用户通过罗永浩转化成为企业/品牌客户,用户对于抖音是免费获得的,罗永浩通过入口思维将产品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品牌通过抖音平台实现销量突破。 4 关系数字化的成功要素 渠道链接:线下通过活动体验、会议营销、异业联盟、社群参与、零售终端链接用户;线上对接微信、APP、小程序、公众号、商城、第三方平台流量链接用户。 会员管理:将线上、线下会员打通,建立统一用户管理体系。对用户以等级、权益、积分、消费、区域、偏好进行标签化,数字化管理。核心是线上线下,总部分部、店与店相互打通。并给用户赋能,扩大用户权益,让用户得到实惠,并让用户可持续参与感。 例如,中国移动针对银卡以上会员(月消费128元以上)客户,赠送PLUS会员,每月只需要支付8元,享受腾讯、爱奇艺、优酷会员。但要求每月登录领取。中国移动首先通过互联互通扩大会员数量,并联合其它平台为会员赋能。每月领取又提升用户参与度,提升自己平台点击率,增加用户粘性。 内容管理:这要求企业能够创造内容,迎合用户。创造内容要贴切,简单说明品牌定位、功能定位,打动用户需求点。通过线上线下同时传播,传播内容主题保持一致,并持续传播,与用户形成共鸣。高质量内容会让用户提高参与度,用户分享和裂变。 投放管理:以用户标签为准则,客户需求为导向。精准投放,持续投放。线上通过大数据进行重点区域、核心用户投放。线下通过核心客户,社群用户进行投放。并做有效评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