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邺台都,一城文韵藏。2024年9月7日,以“字承殷商·共酿美好”为主题的“中国茅台·香飘世界”甲辰年河南茅友嘉年华盛启古都安阳。400余名茅友嘉宾相聚在历史悠久的安阳,共同探源殷商,解密文脉,品味酱香,共酿美好。 9月6日至8日,甲辰年河南茅友嘉年华带领茅友们翻阅殷商文明之书,探秘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将历史的密文,解读为茅台传承与发展的明文。 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卓玛才让,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段建桦,安阳市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红亮出席活动。 01—观密寻遗 开幕式上,王庆云表示,本届“字承殷商·共酿美好——甲辰年河南茅友嘉年华”选址安阳,是因为这座古城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用文字和青铜器开启了中国的文明史,也一路见证了华夏文明的璀璨发展。2024 年我们将继续紧跟集团公司步伐,运用“道”与“术”,看清“时”与“势”,打造更多消费场景,以更丰富、创新的形式让河南消费者在体验中感受酱香酒的独特魅力,做好品牌、文化的表达和推广,不断赋能茅台的高质量发展。 段建桦在致辞中表示,河南自古以来就在中国酒文化的版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极其深厚的酒文化历史传统。茅台酒作为中国酒文化的极致代表,凝结了传承千年的中国酿酒文化。今天在安阳这座七朝古都,一古一今,交相辉映,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河南是茅台酒用小麦的生产基地,为茅台酒提供着优质原料,同时也是茅台酒的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茅台将始终与河南最信赖的合作伙伴和最亲密的消费者朋友一如既往,携手共进。在未来的发展中,茅台将用心用情酿好每一瓶茅台酒,鉴古知今,用酒文化不断丰富中华农耕文明内涵;孜孜不倦,让茅台事业在古老的传统文化助推下迈向新高度。 高红亮表示,安阳正在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紧紧围绕殷墟甲骨文这个核心品牌,依托其独特优势进行战略谋划,全面提升殷商文化核心圈影响力,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愈发闪亮。茅台酒独特的酿造工艺、悠久的历史传承,与中国古老文明的深厚底蕴不谋而合。嘉年华在安阳举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礼赞,也是茅台文化与殷商文化一次跨越山海的碰撞与交融。 当酒液流经雕刻着面兽纹的青铜酒樽纹路,甲骨“酒”字从遥远殷商一路走来,甲辰年河南茅友嘉年华正式开幕。 沉浸式解读殷商文化之书 领导嘉宾一同走进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先后在酿酒工艺体验区、茅台工艺展示区、非遗体验区、书法体验区参观体验,在“M”形状的嘉年华功能区,茅台集团旗下各品牌集中展示,与现场茅友深入互动,共同感受茅台文化与殷商文明的深度融合。 ▲殷墟博物馆 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起点与基石。殷墟博物馆新馆围绕商文明主题,将文物、文献、甲骨记载与人工智能、数字实景等技术相结合,直观展现了大邑商文明。茅友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聆听“商”文明发展历程,感悟文物承载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 02—揭秘文明 ▲中国文字博物馆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地域的古代文明因种种原因中断,文字湮没于历史的尘埃。唯有汉字,从诞生以来,历经数千年岁月沧桑,始终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一代代中国学人焚膏继晷,隐藏在神秘甲骨文中的文明密码被破译。茅友们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探索古今文字的发展史,感受千年文字的韵律。 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示部副主任杨军辉以《甲骨传千载 茅香飘万里》为题进行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殷商文化讲坛。从中华基因、汉字童年、智慧宝库——甲骨文,看酒文化与茅台企业文化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嘉宾们揭开了甲骨文的神秘面纱,并巧妙地将之与茅台品牌文化相联系,展现了两者之间的文化共鸣与传承。 03—解密精神 ▲捐赠仪式 心存至善,方能致远。坚守公益的脚步,茅台从未停歇。茅台公益基金会始终深入践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持之以恒播种新希望,矢志不渝当好青年人才的筑梦使者,展现着茅台大品牌的大担。本次“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公益助学落地安阳东方红小学健康“豫”苗公益行动,向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公益基金60万元,帮助乡村学生圆梦美丽校园。贵州茅台以山之名,坚守传统工艺,践行责任与担当。 字承殷商,共酿美好。以茅台为媒,以文化会友。“中国茅台·香飘世界——甲辰年河南茅友嘉年华”茅友之夜如约而至,定制情景剧《匠人对话》、舞蹈、歌曲串烧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为茅友们带来一场文化与艺术交融的视听盛宴。 茅友之夜现场举行了“中国茅台 香飘世界”2024茅友嘉年华下一站火炬交接仪式,下一站,“茅友嘉年华”将走进天府之国四川成都,继续书写“中国茅台 香飘世界”的辉煌篇章。 古都的历史文明与茅台酒的文化传承,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在安阳这片土地上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茅友嘉年华,是一场历史的盛会,是一次文化的探索。我们与历史对话,与文化交融,共同品味茅台酒的醇厚,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和酱香酒的独特魅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