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举行期间,北京中轴线基金会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数字技术服务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边会暨北京中轴线论坛。

(图说: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法国巴黎开幕)
活动现场发布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成果报告》,并宣布“云上中轴”小程序国际版正式上线,让“中轴”从地理坐标升华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符号。
在这场汇聚全球目光的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上的非遗技艺代表品牌——红星高照,以基金会“官方伴手礼”的身份亮相论坛。这一刻,它的酒香从北京中轴线飘向了塞纳河畔,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卓越品质,成为了论坛中的一大亮点。

(图说:红星高照作为“官方伴手礼”在论坛亮相 )
非遗出圈:一滴“藏”古今
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的7.8公里,串联起古都700余年的历史文脉;而红星,从源升号到塞纳河,历经数百年传承酿就一口年份醇香。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不只是一次“金榜题名”,它更是为全球超大城市遗产保护提供“北京方案”。中国把这条“城市脊梁”放进世界遗产中,以中轴线为支点,让中国获得重构全球文化治理的话语权,从而鼓励了许多非遗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地创新。
同样,红星在二锅头技艺发源地前门大街上建设了源升号博物馆,接待游客去了解中轴线上的二锅头文化;红星怀柔新厂区把生产车间做成“沉浸剧场”,让大家深入体验非遗酿造技艺。这表明了,与其把非遗技艺“供起来”,不如让它“活起来,走出去”!
在北京中轴线论坛上,红星高照中轴线特别版就成功的做到了“走出去”,其作为北京中轴线文创产品建设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中轴线基金会副理事长重点推介,以世界级遗产北京中轴线与国家级非遗二锅头酒技艺的融合,引发现场参会嘉宾的特别关注,在中欧文化交流中续写“杯中自有天地宽”的北京气度与中国文化包容精神。


(图说:红星高照获得参会嘉宾好评)
红星高照并不是普通的伴手礼,而是能“品味”的中国非遗。2019年,红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景炎领衔多位红星大师融汇匠心匠艺,开启“酿、摘、藏、调”全维度技艺升级,精选珍贵陶坛储藏老酒,精心打造清香至味的年份二锅头,向新时代献礼。
每一滴红星高照都蕴含着时间的沉淀与匠心的独运,13年以上酒龄基酒占比高达73.5%,18年酒龄基酒占比30%,不愧为“时间与大师的杰作”。

(图说:红星高照是由红星第八代传人高景炎大师领衔团队精心研发)

(图说:红星高照年份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介绍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成果时,特别指出红星二锅头非遗酿造技艺对中轴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
红星高照用一滴酒“藏”住了古今智慧,它以非遗为体、年份为魂、文化为翼,将中国二锅头的国家级非遗酿造技艺与中轴线物质文化相融合,为中欧文化互鉴增添了“北京味道”。
红星高照:一瓶“耀”巴黎
红星高照的“出圈”不仅源于品质,更在于其创新的设计。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在论坛上着重介绍了红星高照中轴线特别版的设计理念。
红星高照中轴线特别版的瓶身取金色“中”字铺陈,既象征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尊贵,又点明中轴线上的建筑群位于首都布局的核心地位。“中”还可解释为“中国”,同时也涵盖了中轴线走向——一条贯通南北、串联15处遗产点的“城市脊梁”,金色的脉络将永定门的箭楼到钟鼓楼的飞檐依次点亮,令700多年的历史文脉一目了然,表达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
同时,金色“中”字与红色中轴线建筑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红色代表着热情与力量,而金色的“中”字则如同一条纽带,将这一系列历史建筑紧密相连,展现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庄重与威严。
而与之呼应的英文“CHINA”以简洁线条横贯瓶身,既是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更寓意着开放包容的中华文化,让人们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
并且在斯特拉斯堡里的世界遗产标识与红星高照瓶身上的中文版的世界遗产标识遥相呼应。这种文化赋能,使其超越产品本身,让红星高照成为中欧文化交流的媒介。
(图说:红星高照中轴线特别版)

(图说:红星高照和斯特拉斯堡里的世界遗产标识)
一位法籍华人画家在中欧文旅大会上对着“红星高照”的瓶身反复端详,并且对红星高照的酒瓶设计赞不绝口,认为酒瓶制作精美,直言:“这不仅仅是一款酒,更是一件艺术品。”
而欧盟中国商会代表则表明要将其带回商会办公室展示,并表示“欢迎北京中轴线到访布鲁塞尔,让红星照耀欧盟心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各国旗帜林立,在微风中轻轻飘扬,在一片旗帜的海洋中,那一抹熟悉又热烈的红色跟红星高照瓶身上那四个刚劲有力、遒劲潇洒的红色大字相互呼应,宛如跳动的火焰。此时,红星高照正如同五星红旗所代表的中国精神一样,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国际舞台。

(图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广场上各国旗帜林立)
文化交流:一技“醉”中外
红星高照的巴黎之旅不仅活跃于官方平台,更是深入到巴黎街头的著名景物,让北京白酒文化在轻松的旅途中“走出去”。北京中轴线文化推介团队与在巴黎街头与外国友人互动,以酒为媒、以中轴线文化为桥,让红星高照走向世界。
有趣的是,在埃菲尔铁塔下,一支历时9天抵达巴黎的挪威骑行队被红星高照所吸引,他们对其酿造技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北京中轴线文化推介团队向他们介绍了红星高照从原料到陶坛陈藏的酿造过程,这种在非正式场合下的自然互动,让外国友人零距离感受到传统二锅头酿造技艺和北京白酒文化的底蕴。

(图说:外国友人主动前来了解红星高照)

(图说:挪威骑行队与红星高照合影)
从申遗成功到走向国际,红星高照凭借它“硬核”的风味让许多人驻足。从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星高照成为官方庆功酒;2025年3月以“北京之夜”指定用酒身份亮相巴塞罗那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到如今在法国巴黎作为中轴线基金会的官方伴手礼,生动诠释了诞生于北京中轴线的技艺如何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实现了“非遗+数字+国际”的多向输出。

(图说:工作人员合影,第二排左二为源升号博物馆负责人郗晓源)
从北京到巴黎,红星高照将文化融入酒中,让北京红星二锅头酒从商品跃升为“中轴线文化符号”;又以国际化的战略眼光,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世界品尝到中国二锅头的独特韵味。随着北京中轴线文化的持续建设,红星高照这样的文化符号或将承载更多对话的可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