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四大名酒”不可复制的“品质密码”是什么?


8月8日,“品质西凤 科创未来”——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科技创新论坛暨西凤酒项目成果发布会在宝鸡举行,《凤香型酒用高粱品种培育及抗逆高产技术集成示范》《西凤酒原产地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研究》两项成果,经权威专家鉴定并正式对外发布。


当前,中国酒业进入新一轮调整期,行业竞争持续加剧,西凤酒立足品牌化和全国化进程,迈入发展新阶段,以科学方法发现不可复制的“品质密码”,这无疑是西凤酒对于忠于品质的体现。


对于西凤酒来讲,这也是西凤酒领先竞争优势和构建面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不断发现并传播不可复制的“品质密码”,不断提升品牌与品质价值,更重要是持续完善西凤酒价值体系,让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具备不可复制的优势。



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表示,名酒之名,先于品质,西凤集团将持续加大中国白酒品质建设力度,从探本溯源,粮心酿造;科技赋能,智酿未来;产学融合,开创新标;健康饮酒,注重体验;发挥优势,创新表达五大维度发力,打造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美好生活酿造品质美酒。



权威发布

两项权威成果引发行业热议


这是经过包括国家级协会、院士在内的权威专家共同鉴定,权威媒体共同见证,面向全行业、全社会的重要成果发布,这彰显了西凤酒对于《凤香型酒用高粱品种培育及抗逆高产技术集成示范》《西凤酒原产地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研究》两项成果的重视以及其重要行业意义。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院长朱蓓薇,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教授刘彦随,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岩,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新光,西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授岳田利,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饮料酒现代风味化学创始人范文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胜辉,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刁现民参加鉴定会。


成果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相关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应用报告和查新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认为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西凤酒专用高粱品种培育及抗逆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北大学共同完成的“西凤酒原产地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宝鸡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来自国家协会、科研院所的权威专家、西凤酒经销商代表,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陕西日报、宝鸡日报、网易、新浪、搜狐、云酒头条等近30家新闻媒体参加成果发布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原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组长、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主任柴岩发布了《凤香型酒用高粱品种培育及抗逆高产技术集成示范》研究成果,阐明了西凤酒专用红甸子高粱品种选育、优异酿造高粱鉴选、酿造高粱抗逆高产栽培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及凤香型酒用高粱品质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国际领先创新性研究成果。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宋进喜发布了《西凤酒原产地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研究》的研究成果,指出,西凤酒厂位于东经107°,北纬34°,平均海拔830m,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环境优良天数311天、日照时长2006小时、气温11.9℃,降雨量约612mm,平均相对湿度可达69.4%,拥有达百余米的富锶黄绵土层,平均年龄为6430年富锶地下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微生物种群是酿制高品质西凤酒的独特优势,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一边是权威专家肯定,一边是权威媒体见证,并向全行业广而告之,彰显了西凤酒对于品质与价值的高度重视,相关成果更将引领酒业科研创新。朱蓓薇、刘彦随、徐岩也对于这两项科研成果的重要意义予以肯定,希望西凤酒在产、学、研结合,在原料安全科研等方面更进一步。



科学揭秘

西凤酒不可复制的“品质密码”


“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水为酒之血,技为酒之魂”...关于中国白酒,有着太多“品质密码”。对于西凤酒来讲,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斩获“四大名酒”称号,并多次蝉联“中国名酒”荣誉,畅销至今,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那么,西凤酒的不可复制的“品质密码”是什么?“西凤酒专用高粱品种培育及抗逆高产技术集成示范”“西凤酒原产地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研究”两项成果分别从原粮、生态等角度进行了回答。


在原粮层面,西凤酒创新引进了优质种质资源,培育出西凤酒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红甸子高粱,创建了凤香型酿酒高粱品质评价体系,集成了酿酒高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抗逆高产栽培等技术,实现了酿酒高粱高效栽培,建立优质酿酒高粱集成示范基地,为酿酒高粱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西凤酒培育出西凤酒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红甸子高粱,该高粱品种不仅高产、抗逆性强、适宜陕西地区种植,且具有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单宁适量的品质特征,加之易吸水、易糊化的蒸煮特性,造就了西凤酒出酒率高、口感佳的品质特点。


柴岩特别表示,红甸子高粱是“为西凤而生”,即它的各项特性以及理化指标与凤香型白酒的酿造要求万分契合。据了解,红甸子高粱平均亩产在602.9公斤左右,超过贵州种植的红缨子高粱亩产500公斤的水平。



宋书玉对原粮以及原产地在酿酒中的重要性予以肯定,他表示,“五谷是中国白酒之根,原料是美酒品质之源,好酒是种出来的。美酒天成,来自‘山、水、田、林、河、微’天然的培育,以及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艺术。”


为进一步保证从源头就构建起坚实的品质基础,西凤酒在榆林佳县等地建立了50万亩红甸子高粱基地,在提升品质的同时,促进粮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西凤酒立足区位、科学站位、精准定位,形成了“品质西凤、凤香酒城”生态-产业-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模式。


在生态层面,西凤酒拥有得天独厚的酿酒优势,不仅环境、日照、气温、湿度等自然条件适宜,而且基于多元数据融合与分析,已经探明了原产地地理、水文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显示,西凤酒所在产区富含Rb、Sr、Zn、Ba等微量元素,而西凤酒在酿造过程中对粮食、窖泥、大曲、水中的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继承性,这是保证西凤酒独特性与高品质的缘由所在。


科学证明了西凤酒不可复制的“品质密码”,西凤酒正致力于发现更多“密码”,从酿酒原料、产区环境、酿造工艺,到储存陈酿等方面,持续进行全方位研究与解读,构建了从田园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研究体系。



为进一步探索酒海奥秘,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酒海储存研究中心于活动现场揭牌,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第三届专家聘书颁发仪式同期举行,吸引更多权威专家、学者,持续提升标准、提升研究、提升实践。


未来,越来越多的西凤酒“品质密码”将得到发现,并在业内外广而告之。



面向未来

西凤酒行业领先竞争态势凸显


当前,酒类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度变化,市场持续向优势产区、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中,名酒价值凸显,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白酒的需求越发强烈,而产能优化、品质升级、科技创新、文化引领、消费体验、服务提升已成为酒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命题。


立足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西凤酒动作频频。


《凤香型酒用高粱品种培育及抗逆高产技术集成示范》《西凤酒原产地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研究》两项成果发布,是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成立5年来,继《凤香型西凤酒特征香味物质研究》之后,再度发布的最新科研成果。


据了解,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以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联合了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围绕“安全、健康、品质”的课题方向,从酿酒原料、产区环境、酿造工艺、储存陈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与解读,构建了从田园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研究体系。



朱蓓薇表示,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酿酒高技术的自立自强;加强学术交流、实现学科交叉,汇聚中国智慧;推动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实施智能化制造,加快数字化转型;创新白酒品质表达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内涵的品质美酒,守护好舌尖上的幸福,推动白酒产业持续升级,为西凤高质量快速发展蓄势聚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的进一步发力,是西凤酒面向未来竞争价值构建的表现,将通过科学研究和品质建设等方面工作,将进一步发掘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竞争态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奠定企业优势。


西凤酒2023年上半年营销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大会信息显示,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种种困难,公司上半年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正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企业也将迈入后百亿时代,迎来发展新起点。


对于西凤酒来讲,迈入更高质量新阶段之后,势必需要更全面的价值表达体系,也需要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方能实现西凤品牌的全面复兴,而以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为代表的科研平台和科研成果,正是这种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显然,在品牌加速复兴的道路上,西凤酒得到的支撑远不止于此。



宝鸡市副市长张昭表示,宝鸡市以西凤集团为龙头,扎实推进白酒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品种调整“三品”战略,全力推动白酒生产、包材配套、酒旅融合“三链”协同发展,推进西凤集团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持续引领中国白酒行业健康绿色发展。


显然,从产区到企业,从品质到品牌,西凤酒行业领先竞争态势凸显,正加速品牌复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