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引领中华风气之先超过3000年。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的河南,可谓是造山、造水、造中华。


9月11日,由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和会稽山绍兴酒合办的“南绍北汾双雄会”活动就在这中原之地的河南举办。当天,汾酒和会稽山“结盟”了,这本来是金庸小说中的情节,却真实在嵩山脚下上演了。



“南绍北汾”为何结盟


汾酒与会稽山在中原之地的嵩山结盟,这是怎么一回事?联手开发市场,一同走向全国?


先看汾酒,自上半年改革以来,汾酒如同加装了火箭一般跑出了新的“汾酒速度”,上半年所有酒类销售收入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规划目标,并且,大概率在10月底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出人意料的是,汾酒已经在布局2018年的全年规划和任务,也就是说,当更多的企业还在为今年的目标冲刺的时候,汾酒已经把眼光放到了明年——至少比其他企业多争取了近4个月时间,这是汾酒硬生生从今年里“挤出来的”。


再看会稽山,2016年相继完成了对黄酒第二集团内的唐宋酒业和乌毡帽酒业的收购,产能提升,品牌逐渐壮大丰满。今年又针对中高端市场推出了五款精酿细作的黄酒新品,同时开始了浙江省外的市场发力。


这一南一北、一黄一白还有很多联系和相通的地方——各自都是领域内的领军企业,都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获奖,同为新中国开国的国宴用酒……


此时,汾酒南下、会稽山北上,或许正是要联手开始了“逐鹿中原”之战。与会的北京大学教授、有“醉侠”之称的孔庆东认为,在众多的酒业品牌中,“南绍北汾”是其中的佼佼者,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就好比是天下酒业的“少林行”。


“南绍北汾”结盟更深层次的原因还不止于此。


嵩山地处“天地之中”,可以说是四面八方的文化汇聚之地,所以,这次的结盟可以看做一次文化的象征,象征着两大名酒的汇集、两大国粹的交融。



两天三场活动,汾酒在“用侠义精神和文化地位来塑造品格”


连续两天举办了不同形式却同一风格的三场活动,“南绍北汾”的系列活动让所有参与者“去回顾历史”、“领悟武侠精神”、“倾听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是要干什么?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还需要侠义精神吗?汾酒在昭示什么?



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是这样说的,“今天我们呼唤侠义,并非提倡以武力解决问题,而是引导人们有正义感,增强其社会责任心。”


汾酒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汾酒热心的公益事业上,汾酒公益基金“关爱军属”、“情注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等项目;


体现在汾酒独资成立山西酒类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却“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立足汾酒,服务行业;立足山西,服务全国”;


体现在结盟会稽山一同订立《南绍北汾结盟盟书》,“绝代双骄,笑傲江湖。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热血担当,侠义永存”。


汾酒在用这样一种既好玩、又好看,还能引发思考的系列活动去带动更多的人去体会新时期的“侠义精神”,这可以看做汾酒的“侠义品格”。


▲汾酒与会稽山绍兴酒代表合唱歌曲《沧海一声笑》


在文化地位上,南绍北汾依旧处于“王者地位”,更加独特的是,这种文化的传承是一以贯之没有中断的。


杏花村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之后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一直到现在的几千年里,杏花村一带的酿酒传统,一直都没有间断。不仅没有中断,这种沿承下来的酒文化还伴随着晋商的足迹传播到了国外。比如李秋喜说的,“北赴俄罗斯经商的晋商,为了方便喝上好酒,便带了汾酒的酿造师傅去俄罗斯酿酒。”


于是,汾酒还是第一个走出国门的白酒品牌。而且,我们看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在世界经济体内的影响力,汾酒也在趁势加速国际步伐,即将开始的第七届欧亚经济论坛上,“青花汾酒”和“竹叶青酒”将正式成为本届论坛指定用酒,而在更多的外事活动上,汾酒也会更加频繁地亮相出彩,这可以看做汾酒的“国际品格”。


做为清香型白酒的代表,汾酒在生产、品质方面始终处于行业绝对优势地位,其“清香品格”已经如火纯情,此外,汾酒近年来的品牌传播非常成功,特别是2017年《中国汾酒史》的出版,以及“朗读者”、“一五一十说汾酒”等文化层次较高的品牌传播动作,都高规格地提升了消费者对汾酒品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可以看做汾酒的“艺术品格”。


经过近几年的文化塑造,汾酒不仅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化品牌力和产品力,更是在性格力、精神力方面已经领先于行业,而这种高段位的“品格形象”也助推了汾酒在市场上的“普及”能力。可以说,本次在嵩山的活动也透露出了汾酒“逐鹿中原”的野心和自信。



汾酒在建立“品牌精神体系”


今天学者们不完全统计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 个,300 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171 个,正是繁荣时期、衰落时期持续不断的传播,才有了今日中国的人口、文化格局。



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王立群说,“流传下来的就是经典,无论是书法还是酒。”



孔庆东说,“消费者喜欢的就可以成为名酒,文化需要的是兼容并蓄、相互包容,要北中有南,南中有北。”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建伟也表示,汾酒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要以质取胜,以文化突围,才能做全世界的“汾老大”。


从嵩山到郑州到河南到中国,这是一个文化体系的不断演绎和繁荣的过程;


从杏花村到山西到河南、山东甚至北京、上海然后是整个中国、整个世界,汾酒也需要一个完整的“品牌精神体系”来诠释汾酒的品格。


比如汾酒正在推进的人事改革,以及在层层落实的“15项主清单、24项一级清单、35项二级清单”这是“品牌精神体系”的对内作用;市场的推进、品牌的传播则是“品牌精神体系”的对外作用。


其实,不光汾酒在做这种体系化的模式运作,泸州老窖的“国际诗词文化大会”、五粮液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洋河“开放核心酿酒区”等,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白酒品牌之争,已经进入了从广告阶段、定位阶段、公关阶段,到“品牌精神体系”的全面构建。汾酒在引领行业进入一个“新段位”的体系竞争,体系竞争拼到底就是企业的文化力和品格精神。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