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云酒头条 在近日的一次演讲中,优布劳精酿啤酒创始人李庆对与会的同行直言:“(以后)别叫(我们)‘优布劳精酿’了,就叫‘优布劳啤酒’吧”。 作为国产精酿啤酒代表品牌创始人,李庆的话自然也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不清楚内情者或许会以为,李庆这是要打算让优布劳“去精酿化”。 无独有偶,辛巴赫啤酒董事长王笑卓此前也曾表示,辛巴赫早在几年前就把公司名称改为“辛巴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再带“精酿”二字。 优布劳和辛巴赫均是近年来快速成长的国产精酿企业代表。两家企业的表态背后,既折射精酿啤酒当前的困境,也透露出精酿人的辛酸与无奈。 █ 去精酿,是把视角从厂家转为消费者 “李总,您提出优布劳‘不必强调精酿品类’,是否想去精酿化?” 我们的问题开门见山,李庆思忖片刻,做出了解释。 “长此以往,非把这个行业‘玩臭了’”,李庆毫不讳言道,现在各种伪精酿,都将精酿二字做的特别大,在这种大环境下,优布劳也不一定叫精酿,只要消费者觉得好喝就行,最好的认证是消费者认证。 他解释道,自己提出“别叫优布劳精酿,叫优布劳啤酒”,其实更多是要转换视角,从过去厂家为了打造新品类形成区隔,向以消费者为原点转换,更多为消费者考虑。“公司并没有从优布劳精酿改名为优布劳啤酒的考虑,但公司以消费者为导向,更加考虑C端感受,这点确实发生了改变。” 毋庸置疑,近年来,头部精酿品牌在消费者教育上不断发力。例如优布劳即提出“5F优鲜理念”,包括鲜选麦芽、鲜选酒花、鲜活酵母、鲜打手法及鲜送到家,并将其总结为“一杯啤酒的鲜活生命”。 这与“伪精酿”依靠低价招徕用户的手段形成了鲜明对比。李庆网络发声“优布劳去精酿”,主要是从厂家视角转为消费者视角,针对目前鱼龙混杂的精酿啤酒市场,提醒消费者“不要看见挂个精酿,就一定是好啤酒,消费者认可的才是好啤酒。” █ “2元精酿4天发酵”频现,市场泥沙俱下 精酿啤酒市场的野蛮生长,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 从原料看,与工业啤酒可以使用大米淀粉不同,精酿啤酒只用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酿造,没有任何添加剂。其工艺更复杂、麦芽含量更多、啤酒花添加更多、麦芽汁浓度更高,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 “正因为挂上精酿比较好卖,前几年一些原来生产工业啤酒的中小企业,在难以生存之际纷纷转做精酿,个别企业为了低成本竞争,使用啤酒浸膏、酵母粉等取代优质啤酒花和酵母,甚至使用添加剂,这在一些小厂都是存在的”,有熟悉行业的人士坦言。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委员会理事、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啤酒评委,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家林从事啤酒研究生产多年。据他介绍,精酿啤酒大多数采用上发酵艾尔工艺,发酵周期约28天到两个月不等。工业啤酒大多采用下发酵的拉格工艺,发酵周期6-20天,个别酿酒设备和技术力量达不到要求的小厂,发酵4天就可以生产出精酿啤酒,应该引发行业关注。 2024年3月成都春糖会期间,低于5元/罐(500ML)的精酿啤酒开始出现大力招商。下半年,伴随精酿为消费者熟知,线上平台出现很多销售2元一罐精酿啤酒的短视频和主播,精酿啤酒价格快速下跌,向工业啤酒看齐。 这也引发了李庆等精酿啤酒专业人士的担忧。他们非常了解精酿啤酒成本和生产工艺,“挂羊头卖狗肉”的伪精酿一旦泛滥市场,很可能在收割一轮“智商税”后,让消费者对精酿啤酒敬而远之。 █ 精酿啤酒能否避免“公地危机”? 用“公地危机”形容当前精酿啤酒市场乱象,或许更为贴切。 这一概念由美国生态经济学家加勒特·哈丁于1968年提出,是指在没有明确产权归属的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导致资源枯竭的现象。他曾举例解释:在公共草场上,每个牧民都希望多养羊以增加个人收益,但这种行为最终导致草场退化,无法继续养羊,最终所有牧民都破产。 酒业对“公地危机”并不陌生。曾几何时,进口葡萄酒领域便出现类似情况,诸多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劣质散装酒一度严重冲击原瓶酒渠道,出现“劣币驱逐了良币”的现象,厂商无不遭受影响。 精酿啤酒市场正值高速扩张阶段,如何避免这一现象? 一是需要确立和完善行业标准和规范。 为了解决标准缺失之困,2019年4月,中国酒业协会团体标准审查委员会归口的《工坊啤酒及其生产规范》团体标准发布,成为小微型啤酒行业首部管理型团体标准。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此前表示,中国酒业协会还出台了《工坊啤酒认证实施细则》。两个团体标准弥补了标准缺失带来的不足,助力精酿啤酒健康发展。 二是以长期主义,看待快消品打造逻辑的变化。 有专业人士分析,精酿啤酒大咖发声“去精酿”,与快消品打造逻辑生变有关。过去打造品牌,厂家必须营造品类形成区隔,目的是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未来,消费者更看重品质,不会盲目为品牌买单,这在众多快消品类中已经出现。 此外,伴随消费者主权意识觉醒,辨别能力提升,不会盲目相信厂家过度营销,更相信自身感受和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厂家仅仅依靠精酿概念营销,不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彰显社会责任感,也将遭到消费者摒弃。紧贴消费趋势和习惯变化,在产品品质、渠道方面积极创新,脚踏实地做好品牌,才能更加行稳致远。 三是品质为先,全产业链共同升级。 王家林表示,精酿啤酒近年高速发展,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如一些小企业生产设备和员工技术水准不达标,为了蹭热点也在生产精酿啤酒。精酿啤酒健康发展,需要大企业引领,更需要产学研携手,才能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2022年淄博大学城扩容,王家林受邀参与建设集酿造体验、实训教学、科普研学、工业旅游、娱乐消费于一体的智慧酿造云实训基地。2023年3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文同意与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共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智能制造及酿酒师培训基地。这是国内唯一的以高校为依托、由国字号行业协会授权的精酿啤酒酿造师培训基地,正式落地淄博。他表示,通过上述政府引领、协会助力、产学研协作,中国精酿啤酒整体水平将得到不断提升。 中金公司预测,2025年,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销售口径)将达到1342亿元,占整体啤酒市场规模的17.2%。中国酒业协会与京东联合发布的《2023线上酒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在对啤酒关键词的关注度上,“精酿”提及率达59.6%,可以预测,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极大发展。 但高速增长并不足以化解当前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啤酒营销专家方刚曾表示,精酿啤酒行业暴露的诸多问题在其他行业发展中也出现过,很难完全避免。 以李庆为代表行业大咖发声“去精酿”,一是呼吁精酿啤酒守住底线,不要让“伪精酿”臭了行业;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更多从消费者体验和和感受考虑。 可以预见,伴随酒协标准出台规范,优秀的精酿啤酒企业引领,专家产学研助力,精酿啤酒进一步回归良性发增长通道、健康有序发展的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