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夏伟

4月20日,谷雨,洋河酒厂大师园内肃穆庄重。白酒泰斗梁邦昌的雕塑在此落成揭幕——逝世两年后,梁邦昌以铜铸之姿,凝视着这座他曾倾注半生心血的酒厂。

梁老一生为洋河带来多次里程碑式突破。

从“成功实现人工老窖的培养”,到“研究和改进洋河的酿造工艺”,再到“攻克最佳窖容设计难题”,洋河因此实现名酒三连冠,形成独特的“甜绵软净香”风格,开创浓香新流派,让洋河酒成为扎根大众的“民酒”和飘香世界的“白酒名片”……

“希望梁老的精神和力量与山川共长久,与美酒共辉煌”,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所言,谷雨生百谷,匠心传千秋,此时追忆和缅怀梁老,亦是对酒业的呼唤与致敬。

█ 扎根洋河:技术革新与流派开创

梁邦昌与洋河的缘分始于1958年。彼时,21岁的他从广州轻工业学校酿造专业毕业,北上江苏进入洋河酒厂担任车间技术员。

那时洋河酒厂刚满9周岁,洋河镇上多数是草房,黄泥马路上尘土飞扬,镇上店铺稀少。梁邦昌或许未曾想到,自己会在这个陌生的异乡一待就是三十多年。

1963年,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洋河落选八大名酒,失落与遗憾笼罩着整个酒厂。身为技术员的梁邦昌不服气,他向领导、也向自己立下军令状:“非要把洋河酒变成琼浆,我才离开。”

图片

▎2021年10月,梁邦昌在“中国酒业大师梁邦昌先生纪念酒签赠仪式暨研讨会”上

随后,他与团队查找原因,发现是使用水泥窖池酿酒导致品质不佳。经过严谨分析,他和技术团队提议,改用泥窖酿浓香,将六百多口地缸和水泥窖池全部改成酿造浓香型的泥窖。

窖池建成后,要酿出好酒还需让窖泥生香。当时行业内,泸州老窖已完成“人工培育老窖”试验,但梁邦昌未直接引进其窖泥和微生物群,他认为“四川的微生物不一定适合洋河的水土”。

于是,梁邦昌独立对窖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浓香型大曲酒的主体香是己酸乙酯,己酸乙酯的生成靠己酸菌的作用,而己酸菌栖息在泥土里。他将菌种分离、培育、优化,研究其习性,并在6个池窖开展扩大试验,最终取得成功。

这项“人工老窖”新技术,大大提高洋河酒厂生产出优质好酒的效率,为全国首创。梁邦昌也因此发表论文《浓香型大曲酒的人工老窖和发酵工艺》,被业内广泛认可和采用,并让洋河大曲在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一举跻身“八大名酒”之列。

此后,梁邦昌秉持“重味轻香”理念,对洋河酒进行超低温缓慢发酵工艺等一系列酿造技术创新,并为洋河酒总结出“甜、绵、软、净、香”的全新表述,开创有别于其它浓香风格的新流派。洋河大曲也蝉联第四届、第五届国家名酒,吸引众多同行前来学习。

1989年,梁邦昌离开洋河酒厂,调任江苏省轻工业厅副厅长。当时厂里开大会送他,很多人流下不舍的眼泪。

对洋河而言,梁邦昌的使命已经完成,他的卓越贡献已在洋河史册留下永恒印记。

图片

▎张联东

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表达对梁老的深切缅怀,他表示:“我们敬立梁老雕像,是为感恩、致敬、缅怀梁老,重塑这位白酒泰斗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形象。”

█ 行业贡献:培育人才与引领发展

梁邦昌不仅对洋河贡献卓越,对整个酒业的发展同样功勋卓著。

离开洋河后,梁邦昌历经多个岗位,但始终未离开酒业,每年至少一半时间都在出差。

2000年,年过六旬的他出任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专家组组长,与另一位白酒泰斗周恒刚一道,大力培养评酒人才,提高评酒技术。他亲自到众多酒企进行交流咨询、技术协助和攻克难关,为白酒事业鼓与呼。

即便到了耄耋之年,梁老每年仍有一半时间奔波于酒企。对于行业活动或是酒厂邀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通常都会答应。

梁邦昌表示:“要尊重企业,尊重同行,不能因为这个企业大、有名(就去),那个企业小就不去。”从中可看出梁老唯愿“酒业同好”的大师风范。

在行业发展关键节点,梁邦昌总能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为行业指明方向。

2020年,酱香热潮兴起,他在万字长文《从茅台启示录,看白酒业“五化”与“两策”》(点击链接阅读原文)中,以茅台酒发展为论据,分析民族品牌成就辉煌的经验与效应。

他呼吁,白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品牌生命力以及品牌价值为竞争力的核心,并以茅台、五粮液、洋河的成功经验为例,表示培育内生性动力、辅以外加推动力的重要性。

对于赤水河“酱香热潮”,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酱酒繁荣中的乱象,既肯定酱香热的成绩,又指出酱酒存在的问题。他的观点引发行业热议,一批酒企受此影响,选择慢下来反思企业的品牌化路径。

梁邦昌在多篇文章中分享自己对行业的思考。

在《美酒犹如一部液体的交响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中,他从品酒、文化、技术以及人才方面作出分析,再次提出“希望酒企能重视对这些内生性动力的梳理和发挥”。

在《白酒业几个问题的思考》(点击链接阅读原文)中,他提出白酒行业应当提高酿酒劳动者的素质和地位,强调行业同仁应从基层酿酒劳动者中培养和选拔更多的“酿酒大师”。

█ 大师遗风,精神永续

青铜雕塑在春日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这座由酒业同仁与洋河共同铸就的丰碑,定格着梁邦昌赤诚凝望的瞬间。

图片

▎宋书玉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认为,梁老用六十余载的坚守和热爱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精神,将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白酒事业,用一辈子书写对白酒事业的无怨无悔,彰显酒业大师风范,为酒业的繁荣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片

▎罗怀臻

梁老的生前好友,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罗怀臻表示:“梁老是一坛用六十年光阴慢陈的陈年老酒,悄无声息地发酵着酒业的气血,启封时醇香满人间,饮尽后余韵永不绝。”

梁邦昌之子梁广友表示:“我的父亲对酿酒事业的热爱已融入家族血脉,让后辈在生活工作点滴中领悟酿酒文化的精髓,为行业培育人才、守护传统,让匠人精神代代相传。”

图片

对白酒行业而言,梁邦昌的酒业遗产远不止技术突破,梁老留下的财富不仅属于洋河,更是整个行业的精神坐标。梁老的一生,串联起白酒从作坊生产到科技创新的嬗变轨迹。

洋河选择在谷雨日揭幕雕塑,恰暗合“雨生百谷 万物生长”之深意。大师虽已离去,但他与一代洋河工匠种下的老窖菌群仍在呼吸,他点燃的匠心火种永不熄灭。

今日之洋河,正延续着这种精神血脉,年营收突破300亿,绵柔品质已进阶至“梦之蓝M9+”;白酒行业亦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铜像静静伫立,仿佛仍在凝视窖池中翻腾的酒醅,聆听蒸馏器下的潺潺流响。而白酒的故事,也将在“酒业同好”的期许中续写新的传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