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夏伟


2024年的白酒行业业绩数据尚未出炉,但已有机构预测,过去一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均将放缓至5%左右。


相比之下,光瓶酒市场却以年均15%的复合增长率逆势突围。这个曾被视为低端代名词的细分市场,正孕育着中国酒业最深刻的价值重构机遇。


在光瓶酒领域,光良无疑是一个善于洞察并抓住时代机遇的白酒品牌。相较于历史底蕴深厚的白酒品牌光良并没有占太大优势,但六年时间,光良一年一个台阶,从10万件销量、16.35亿销售额,到销量突破3亿瓶、4亿瓶,终端覆盖30+省份、600+县级市场,终端网点100万+……


光良的发展轨迹,折射出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更揭示着酒业新周期的趋势性变革。如果你善于研究光良,或许能从中找寻到白酒的市场生存法则。


 价值革命:消费降级中的升级密码


在宏观经济增速换挡的背景下,白酒市场呈现出“两端增长、腰部塌陷”的典型特征。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3年高端白酒市场增速维持在8%-10%,而30-80元价格带的光瓶酒市场增速达到18.2%,形成鲜明的“K型复苏”格局。


自诞生以来,光良酒首创数据化表达,用“数据瓶”实现品质透明化,用数据化的基酒含量建立起品质信任锚点;借助“去包装化”将产品价值回归酒体本身,在20-80元价格带构建起“品质=价格”的价值等式,让消费变得放心透明。



光良的崛起,本质上是对白酒产品“品质显性化”的价值重构。


正是抓住了消费市场变化的结构性机遇,由光良主导的这场价值重构有效承接了经济下行中商务宴请降维和大众消费升级的双重需求,光良也由此实现了在疫情三年间终端销售额年均增长45%的奇迹,验证了“高质平价”的市场穿透力。


白酒增长模式改变的背后,是消费者购物行为及理念的改变。某种程度上讲,光良破解了消费降级中的升级密码。


尼尔森在对消费者购物驱动因素的研究中发现,以往的面子消费、名牌效应在当今消费者的心智中开始淡化,消费者转而更加理性地去选择性价比高、适合自己的产品。


正是在这样的消费变化中,更契合大众消费者需求的价值型产品领涨市场,白酒新周期逐渐呈现价值回归趋势。尤其是在光瓶酒市场中,这种认知转变推动酒企将资源投向基酒储备与酿造工艺,倒逼行业从“品牌溢价”向“品质透明化”进化


 渠道革命:百万终端的生态重构


从渠道端来看,传统酒企依赖“大商制”的渠道模式正在遭遇根本性挑战。


而光良酒业通过“毛细血管式”渠道渗透,构建起覆盖100万+终端网点的立体网络,其中70%为中小餐饮终端。这种渠道策略本质是对消费场景的精准切割:夜市大排档、社区小酒馆、县乡夫妻店,每个终端都是品牌与消费者对话的触点。



通俗地讲,光良可以精准勾勒光良酒消费者画像,洞察消费受众需求,并据此及时调整市场策略


拆解开看,光良的渠道革命大致包含三个维度创新:首先是“终端即媒体”理念,通过场景化陈列将消费场景转化为传播场景;其次是“深度分销+数字化”模式,通过百万终端实时洞察消费需求;最后通过让利终,构建起厂商利益共同体。


光良的渠道革命也在改写着行业规则——当盒装酒依赖大商制时,光瓶酒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渠道扁平化,使终端动销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在当今的碎片化时代,每一个网点都是一个品牌传播终端,每一个消费者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媒体终端。也就是说,一次体验极佳的消费,就意味着一次深度的品牌传播。



渠道革命的终局,指向的是“人货场”关系的重构。在碎片化传播时代,光良的百万终端网络本质上构建了分布式品牌传播矩阵。


当消费者在夜市大排档拍摄“与自己人喝光良酒”的状态并上传社交平台时,品牌传播就完成了从中心化投放到社会化裂变的进化。


这场始于渠道端的变革,实则是消费主权时代的必然选择。当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即饮即得”的场景需求和“情感共鸣”的价值需求,正在倒逼渠道体系从物流管道向价值平台进化。


光良的百万终端网络,恰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进化而搭建的基础设施。这或许预示着,酒业竞争正从产能规模战转向渠道生态战,而掌握终端毛细血管的企业,或将赢得下一轮产业变革的入场券


 营销革命:软性叙事与场景渗透


在白酒行业深陷流量内卷的当下,光良酒业以影视剧营销为突破口,开创了“场景渗透+文化叙事”的新范式。其策略核心在于将品牌植入转化为情感共鸣,通过影视内容与消费场景的双向赋能,构建起独特的营销生态


区别于传统贴片广告的粗暴曝光,光良独创“剧情共生”植入法则,比如以庆功宴、家宴、江湖酒局等高关联场景,让产品成为推动剧情的叙事元素。如2025年首个跻身爆款俱乐部剧集《大奉打更人》中,主角与同僚的畅饮场景自然带出光良“和自己人喝光良酒”的品牌主张。通过30余部影视剧的多元题材覆盖,光良逐步完成“国民自用酒”的心智占位,其“百剧计划”战略通过高频曝光逐步形成了消费者记忆惯性。



这套营销体系的精妙之处在于构建“内容-场景-数据”的闭环生态,实现影视IP与餐饮终端的场景共振:当消费者在夜市大排档看到剧中同款酒瓶,在家庭聚会时想起剧中的温馨画面,品牌便完成了从虚拟到现实的认知转化。


在终端战场,光良以“场景策展”思维重塑消费体验。“一桌好饭”活动通过餐饮场景的品牌剧场化运营,将产品推介升级为文化仪式。河南辉县单场活动1600人的参与规模,验证了场景深度运营的爆发力。而“我在夜市喝光良”则通过即饮场景的即时互动,创造单场3000人参与、1400瓶赠饮的流量裂变。这些动作本质上是在把每个终端改造成品牌文化站,使消费行为升维为价值认同。



这种营销革命正在改写行业规则:当传统酒企仍在投放高速公路广告牌时,光良已构建起"影视内容+餐饮终端+社交平台"的三维传播网络。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方法论革新——营销重心从渠道压货转向用户运营,品牌建设从高举高打变为细水长流


光良的实践揭示出酒业营销的新逻辑:在碎片化时代,品牌需要化身“文化介质”,通过持续的场景渗透完成价值传递



当影视剧中的情感浓度与夜市里的人间烟火交织,当数据智能与人文叙事共振,这种软性叙事正在重塑白酒与消费者的对话方式,也为更多中小酒企提供了“以小搏大”的也样本参考。


 光瓶酒革命的“终局猜想”


当名酒军团携资本优势压境光瓶酒赛道时,这场看似降维打击的竞争实则暗藏产业秩序重构的深层逻辑。


毫无疑问,未来的变革仍将继续。2024年底,光良酒业高端子品牌极光面世,或许也透露出光良酒业在这方面的考量。



当光瓶酒突破价格天花板,当供应链响应速度超越渠道周转效率,当终端网点成为数据节点,当消费场景转化为品牌触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品形态之变,更是整个产业价值链条的重塑。


光良的实践证明,在用户主权时代,真正的竞争力来自“技术普惠化、体验仪式化、价值显性化”的系统能力。这场始于光瓶酒的革命,终将重新定义中国酒业的竞争维度——未来的领跑者,必是那些既能扎根本土消费文化,又能重构全球酒饮逻辑的创新物种。


光良的终局绝非局限于光瓶酒市场。其通过“高质平价-场景渗透-数据驱动”构建的新商业范式,正在解构白酒行业“以价定质”的旧秩序。


未来3-5年,随着光瓶酒向百元价格带突破,光良或将成为首个用光瓶形态冲击高端市场的破局者,重新定义“好酒”的标准——不是尊贵身份的象征,而是真实生活的伴侣。


白酒行业的价值重构远未结束。我们正在见证的不仅是某个品牌的崛起,更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在这个新周期里,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持续的价值创造者。光良的下一程,或将书写中国酒业更具启示性的创新样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