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1700多年前,“书圣”王羲之与友相会于兰亭,酒至酣处,挥毫而就《兰亭集序》,从此有了“中国行书第一帖”。据说,王羲之酒醒之后又多次下笔,却总达不到原作的洒脱境界。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400年之后,“诗圣”杜甫作《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名列其中。张旭,擅长草书,又喜欢饮酒,酒后狂草更显功力。正如唐代李颀《赠张旭》所描写的那样:“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 不论魏晋,还是唐宋,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酒文化与书法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多有交集,成就了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3月23日,佳话再谱新篇——青花汾酒独家冠名的《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开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 同为国之瑰宝,当汾酒遇见书法,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此语出自《汉书·王吉传》,既是对中华大一统的赞美,更是今天时代精神的写照。而当《中国书法大会》的现场书友以不同字体书写这句话时,中华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更加令人震撼。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是《中国书法大会》的初衷,也是汾酒的心愿。 文化,是中国白酒最大的魅力,汾酒的文化魅力尤其独特。且不说来自北齐武成帝书信中的“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也不提唐代诗人杜牧脍炙人口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单说汾酒作为“中国酒魂”,拥有6000年酿造史、1500年成名史、800年蒸馏酒史、300年品牌史,就足以令人叹服! 书法,亦是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不仅历史悠久,且流派纷呈,各具神韵。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草书、楷书、行书;从王氏“一门书香”,到“颜筋柳骨”“颠张狂素”,书法在中国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实际上,汾酒与书法的缘分早已有之,其外包装上的“汾酒”二字,端庄俊朗,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便是出自书法大家之手。 如今,正值汾酒复兴的第二阶段,作为汾酒旗下的核心大单品,青花汾酒与《中国书法大会》的合作,将以双方在文化、追求以及影响力等多方面形成的叠加效应,为观众带来更加赏心悦目的视听盛宴,同时也将助推汾酒高质量发展。 汾酒的魅力,岂止白酒+书法? 作为白酒行业的文化标杆,汾酒向来以“活态文化”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提升文化与白酒的融合度,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演绎了“白酒+”的无限可能。 汾酒+美食: 历史上,晋商走南闯北,把汾酒传播到各地,形成了汾酒与各地美食的完美结合。 以粤菜为例,据中国著名美食家、中国烹饪协会小吃委员会执行主席、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庄臣介绍,粤菜清淡,崇尚食物本来的味道。汾酒清香,能让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保持鲜香。腊味用酒,需要酒精度在50度以上,酒质透明清澈,无沉淀杂质,气味芳香纯正。 据史料记载,汾酒用于广式腊味制作,至少可追溯到近140年前。清朝光绪年间的《美味求真》记载了广州及周边地区184道菜的做法,其中有14道粤菜,包括9道腊味用到汾酒入菜。 而据酒史专家、山西省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文清介绍,1980年,东莞糖烟酒公司曾经给汾酒厂写信求援,只因为当地食品厂制作腊肠都使用汾酒,且使用量很大,以致供不应求。 不仅是腊肠,从金钱鸡、脆皮乳猪、蜜汁叉烧,到糖醋咕噜肉、烈焰竹炭牛肉,在很多粤菜名肴以及创新粤菜中,都能见到汾酒的身影。 时光在变,汾酒与美食的缘分仍在继续。今年春节期间,汾酒在全国开展了“干杯中国年”活动,与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合作,推出春节特供菜单,搭配汾酒的经典酒品,与消费者共同举杯,庆祝新春佳节,受到了各地消费者的欢迎。 2024年,“桂花汾酒”刷屏新媒体平台,播放次数高达3.6亿次,成为一大现象。 除了桂花,还有话梅、葡萄、柠檬,以及橙汁、咖啡、菠萝汁、蜜桃汁……各种“汾酒特调”的创意视频随之涌现,让消费者看到了汾酒的更多可能。 这一切与汾酒发起的“大家都爱汾酒”抖音挑战赛有着很大关系。自2023年春节开始。这场汾酒线上狂欢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吸引了无数的年轻消费者参与其中,从而解锁、发掘了汾酒的更多饮用场景。 “大家都爱汾酒”的背后,是汾酒正在以创意喝法打通年轻人市场。 汾酒提出,从2025年开始,“汾酒年轻化”要探索1.0版本,这是汾酒获得年轻一代认同的关键所在,意义重大。 2025年是汾酒践行复兴总纲领第二阶段的开局之年,在“全要素高质量发展,又好又快扎根中国酒业第一方阵”目标的指引下,汾酒迈向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 在汾酒复兴新征程上,创新将发挥重要作用。 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指出,一直以来,清香型白酒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消费者口碑、广泛的市场认知和巨大的消费潜力,已经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中国白酒行业正面临着巩固成果,调整结构、系统升级的三大课题,面对当下的行业环境,创新既决定当下,更关乎未来。清香型白酒企业应该强化创新,做到特色化、精细化、专业化,打造产品特色,构建产区特色,融入品类特色。 无论是冠名《中华书法大会》,还是探索汾酒与美食、鲜花、水果等多种元素的融合,都显现出了汾酒创新的决心,而这样一个更富有创新精神的汾酒,无疑将加速走向复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