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个多月的整备与训练,“宋河儿女”孙宁即将在近几日内,携“宋河粮液紫气东来”一起,从北坡向珠穆朗玛峰发起冲顶挑战。





当孙宁在珠峰北坡的冰壁上凿下冰锥时,宋河酒业万吨坛养区也正迎来首批基酒入坛。这场跨越空间、海拔与文化海拔的共振,将攀登者的勇气与酿酒人的坚守编织成宋河复兴的双螺旋密码——前者用脚步丈量8848.86米的高度,后者用陶坛封存16万吨时光的重量,共同诠释着宋河“长期主义”下重回巅峰的决心。




孙宁将携带宋河“紫气东来”,再次向珠峰发起冲顶挑战


作为第三次向珠峰发起挑战的孙宁来说,她的攀登轨迹与新宋河的复兴路,在精神层面上形成了奇妙共振。



孙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12年,我许愿登顶珠峰时,也有人说我异想天开。但你看,七年之后我做到了。”


这种不轻言放弃的攀登者的执着,恰与宋河酒业“十年磨一剑”的长期主义战略不谋而合:攀登珠峰需要跨越7300米的“北坳冰壁”,宋河复兴同样要穿越产能爬坡、品牌重塑的“冰壁”。



在锅圈团队入驻后,宋河砍掉400余款贴牌产品,将工作重心转向产品质量体系和品牌体系建设。继去年改造办公楼、修路种树改生态、做技改上蒸锅、修复窖池等工作后,今年又斥巨资打造宋河原酒万吨坛养区,这种“重新夯实基本盘,舍规模保品质”的决绝,也与孙宁攀登时“减重一克都可能决定生死”的极致理性形成跨时空呼应。


宋河正通过“老酒战略”,重新冲顶“豫酒之巅”


在孙宁冲击世界之巅的同时,鹿邑宋河酒厂的万吨坛养区正迎来首批基酒入坛。



这座斥资新建的储酒区,承载的不仅是宋河的“老酒战略”,更是宋河重回“豫酒之巅”的底气所在——16万吨原酒储能中,随着万吨坛养区投入使用,陶坛静养的老酒储存更将大规模增长,老酒占比不断走高。这些沉睡在青铜色陶坛中的酒体,经历着“室外静养1年+地下窖藏4年”的时光淬炼,以年均3%-5%的挥发损耗,换取酯类物质含量提升约23%的绵柔口感。


从行业角度来看,老酒已突破传统风味价值的局限,演变为综合评估酒企技术传承、资本储备与战略布局能力的“品质硬通货”。



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能够建立市场定价权壁垒,本质在于其数十年持续积累的老酒资源池所构筑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到宋河酒业而言,其16万吨的储能体系中,多为5年、10年及20年陈储老酒,这正是保障宋河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宋河酒业这种长期积累的储酒优势具有多重战略价值:既能在市场震荡中发挥风险抵御作用,又为企业冲击高端市场提供品质背书与价值支撑。老酒储存足够多,再叠加180天老曲/10000条57年窖龄老窖池/老糟/千年古宋河水系老井水/30年工龄老师傅老匠人/家乡先贤道祖老子哲学思想指导,“六老”合力共酿,更是宋河重回“豫酒之巅”的底气所在。


当孙宁携带宋河“紫气东来”再次对珠峰发起冲顶挑战,她托起的不只是一瓶酒,更是宋河“从头越 争第一”的精神图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