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直射北回归线的太阳,正悬于天空,预告着即将到来的蒸腾暑气。这是盛夏的起点,也是万物生长的狂欢。
夏至作为“四时八节”之一,既是最早确立下的节气,也是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官方民间都有休假传统。
宋《文昌杂录》记载,夏至“百司休务”,停止办公三日。民国《政和县志》记载:“夏至后辰日,俗谓分龙节。农夫不执田具,均休息一天。”
尽管夏至的节日意义在现代人生活中已经减轻,但众多地方依旧保留着众多习俗,如祭祀、储粮、观风预测旱涝、食瓜果、食新面等。
与此同时,夏至还有着诸多民间禁忌,如禁火、禁土木、禁浣涤等。夏至被赋予的诸多人文意义,与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阴阳”密切相关。
夏至,又被称为“阳顶天”,是北回归线以上地区中,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白日渐短。
《礼记·月令》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
古人认为夏至阳气到达极致,阳极而转阴,阴气开始萌发,阳气则收敛汇聚。因此,在我国古籍的记载中,也将夏至称为“一阴生”。
白居易诗言:“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此阴阳关系的变化,也催生了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鹿角脱落、知了鸣叫、半夏生于沼泽,这些自然现象的发生,在古人心中代表着阳与阴的平衡转换。而阴阳二气的持续作用,也令夏季万物的生长与积累充满了多样性。
所谓“一阴从此长,万汇驯兹凝”,顺应夏至时节光热多、雨水频繁的气候变化,农事在夏至后便变得更加频繁。
俗话说:“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赶先。”
到了夏至,温度高、光照足、雨水多,植物生长旺盛,农人需要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丰富,促进作物发育。
而夏至前后,正值早稻抽穗扬花、小麦成熟、蔬果采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更需辛勤耕耘。
《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魁。”便是在夏至这天,祭祀地神,祈求丰收,以消除荒年。《史记·封禅书》中又记载到:“夏日至,祭地祗。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
从夏至祭祀仪式的演化,也可窥见夏至对于社会农事的重要影响。
直到今天,在夏至祭祀的习俗依然存在于各地。如浙江金华地区会在夏至日祭田公、田婆以求丰收;广东阳江则会在夏至期间举办开镰节。
▲《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展现雍正皇帝携众官员在先农坛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场景。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夏至后到7月份,泸州合江的荔枝将迎来成熟,作为“中国晚熟荔枝之乡”,合江荔枝相比岭南荔枝晚熟而果优,其种植历史已有2000多年,可上溯到汉武帝时期,是北半球纬度最高的荔枝生产集中区。
合江荔枝以其皮薄色艳、个大核小、肉厚汁丰、晶莹透明的上佳品质享誉古今,名扬海内外。
诗人杜甫路过泸州时,曾于树下摘食荔枝:“忆过泸州摘荔枝,青枫隐映石迤俪。京华旧见君颜色,红果酸甜只自知。”
唐明皇为博杨贵妃一笑,传旨长安,速送荔枝。南宋罗大经经过相关考证,在其著作《鹤林玉露》中证实:“荔枝,明皇时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者,盖泸、戎产也。”
而小麦已完成丰收,高粱尚在努力生长中,漫山的“青纱帐”正在为一个多月后的绚烂积攒能量。
此时,顺天应时的泸州人,除了忙农事,也同样忙碌于美酒的酿造。以“浓香鼻祖”泸州老窖为代表,此时正在处于紧张的“秋酿”周期中。
虽名为“秋酿”,但实际却是从芒种就已经开始,直至处暑,横跨大半个夏天,几乎历经整个夏季的气候变化。
在夏至后的“三伏”,泸州老窖的老窖池便会进入长达两个月的休窖期,不开窖、不取酒,像人们一样开始休养生息,蓄养“阳气”,保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统一,直到秋天收获季节的到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国人对于阴阳哲学的运用,讲究的是万物的平衡,顺应自然天地的变化,以求解自身的生存之道。在酿酒这件极度依赖自然环境变化的事上,同样行之有效。
泸州老窖的发酵过程,窖池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间的平衡,都至关重要,每一处变化,都将影响微生物的发酵活动。
三伏天休窖,正是因为温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体内酶的失活,降低成品酒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选择按下“暂停键”,积攒实力,等待秋日取酒时的厚积薄发。
所谓阴阳四时,万物之始终,这是酿酒的智慧,也是自然的生命规律。
在夏至,透过一杯白酒,看见世界极盛的那一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