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努力,青海华实集团董事长、青青稞酒董事长李银会有可能还在山西老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没人可以想象,这个农家少年可以逆袭为青海首富。 4月1日,李银会以北京大学83级本科、87级硕士的身份,登上了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主办的优秀企业家校友讲座,以“听我的故事走自己的路——从未名湖畔到青藏高原”为题回顾了自己的成长。这一天距离他在1983年拿着亲人凑给他的15元路费踏进北大的校门,整整过去了35年。 ❶ 在北大深造7年搞地质,李银会说自己修炼了六大能力和六种品质 李银会在北大本科、硕士攻读的都是地质专业。时至今日,地质专业没有金融、科技专业受欢迎,但李银会强调自己的成长与“搞地质”分不开。“地质专业是所有专业中最完整、最系统、最宏观的专业,没有之一”,李银会在演讲中特意用“顽固地”一词强调自己从本专业汲取的品质与成长。 回顾在北大7年学习,李银会认为学习到了六项能力、六种品质——一是系统思考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宽度”;二是与大自然亲近的能力,也可以说是“高度”;三是吃苦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深度”;四是谦卑的能力,也可以说是“长度”;五是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厚度”;六是坚持的能力,也可以说是“韧度”。 在北大读书期间,李银会有一次在沙漠中进行山谷地调,随行的汽车驱动轴断了,为了保护车的安全,大家只能先把车推到安全地方,然后连夜在沙漠中徒步30多公里,“饿了啃一口干馒头,渴了拿水壶在唇边沾一沾”,回驻地时已经天亮。没有人想过当时如果碰到山谷洪水,亦或者在沙漠中迷路,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但正是这种经历磨砺了李银会吃苦的能力。 若干年自己创业以后,李银会的客户有一笔40台电脑的订单特别急,李银会和业务员两个人就从北京空运。那时的电脑非常笨重,40台电脑就是80个箱子,两个人坚持自己往飞机上搬上搬下,最终按时交单。 搞地质经常去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一个人要在荒漠中至少走十几公里的路采集标本,无论多么累,必须坚持到底,咬着牙走下去,因为没有退路。在不断地走进山川江河中,李银会完成了自己的修炼,体会到了个体的渺小,磨砺了谦卑、坚持的品格。 1995年,李银会刚刚创业,去一个客户家,正好他家里停水了。整个楼上都没有水,唯一的办法是楼门外的地下水井里打开阀门去接水。李银会就跑到客户家小区门口,打开地下水井盖,从总阀门里面一小桶一小桶接水,然后灌到大桶里,再把大桶提到七楼客户家。且不说一遍又一遍的负重爬7楼多辛苦,单单北大高才生身份为客户打水就足以让绝大多数人感觉到不可接受,但正是这种谦卑,让李银会赢得了客户的尊重与认可。 实际上,李银会在北大修炼的能力与品质在此后就业、创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企业家,淡泊的李银会衣着、饮食却以朴素示人;他将谦卑视为重要品格,很少在公开场合演讲,也很少接受记者采访;在接手互助青稞酒的时候,面对复杂的烂摊子,李银会咬着牙坚持下来。 ❷ 创业修行,李银会是如何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 1966年,李银会出生于山西省绛县一个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普通家庭,与“牛奶大王”王均瑶、“小巨人”李泽楷、“电动车大王”王传福等中国商业风云人物同龄。 李银会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没有任何经济能力,全靠亲戚朋友帮助。想要摆脱贫困,摆在李银会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读书。为此,哪怕靠着每个月仅有的5元助学金,每天只能吃玉米面窝头,但看到“知识改变命运”希望的李银会刻苦学习,考上了北京大学。 这一年,王均瑶辍学经商,李泽楷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计算机,王传福考入了中南大学冶金物理系。与李银会一同进入北大的还有当当网CEO李国庆风云人物。不同的是,李国庆是北京考生,以第一名考入北大社会系,李银会则从落后的山西农村考入北大,过程中的付出不可谓不大。若干年之后,体会过贫困学子求学不易的李银会常年坚持资助贫困学生,他要给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帮助别人改变命运,基于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李银会就有了创业想法。在他看来,自己要回到起点——老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文盲,就出来他一个,他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完成学业的,他对家族有责任,家族对他有厚望。“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是我创业的动力。”李银会表示。 北大开放的环境让李银会如沐春风。李银会在求学期间,举办过“北京大学第一届吉他演奏大奖赛”,结果是“利润是三个人每人一件五、六块钱的衬衫”,他甚至第一个邀请后来火遍全国的励志名人王德顺到北大表演哑剧,结果“活动是赔钱了”。 1990年,李银会硕士毕业时,"出国热潮"愈演愈烈。或许是因为自己对于家族的责任,北大研究生毕业的李银会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出国,而是选择留在北京,进入华能地学高技术联合公司工作。此后的4年,李银会不仅仅学习了国企的经营管理理念,把电脑销售琢磨透了,更重要是攒下了第一桶金。 1994年,经过李银会四年的努力,“北大硕士卖电脑”在青海已经有了很大的知名度和信任度,积累了行业经验、客户基础、创业资本、个人能力的李银会按照自己的规划,向创业迈出了一大步。3年时间没白天没黑夜地拼命干,很快成为青海省较有影响力、率先销售破亿的企业。与此同时,李银会还把家族中30多人带到了青海工作,实现了自己当时的愿望,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90年代中期,政府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国退民进”虽然给国民经济带来“阵痛”,但催生了大量的市场机遇。已经感受到电脑零售困境的李银会,开始寻求转型突围。彼时,1997年,31岁的李银会瞅准了机会并购了西宁电机电器厂,此后相继并购了深圳西海电子公司、青海丁香面粉厂、青海中药材公司第四分公司等等十几家企业。 一连串的并购让李银会旗下公司快速成为跨业集团,虽然一系列并购有得有失,但最关键的是为他跨业并购、经营积累了经验。2005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李银会把已经关注了3年多的互助青稞酒纳入麾下。随后,通过体制机制转变,带动青稞酒走上了复兴之路。 随着行业趋于景气,加上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互助青稞酒2005年销售收入1.7亿,2007年达到3个亿,2009年卖到8个亿,企业不仅实现了盈利,而且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1年12月22日,青青稞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顺利上市,从一个县级、区域级的企业变成了一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企业,成为青藏高原的一张名片。 对于李银会那个时代的人来讲,风口就在那里,如果你站上风口,那么就可以功成名就,反之则会淹没在历史大潮之中。创业,对于那一代人来讲,不仅仅寻求的是个人财富的增加或者自我抱负的实现,还是一种对于家族、对于社会的责任,更是一种修行。 ❸ 创业才刚刚开始 李银会踏上新征程 从1990年走出校门开始,时光已经过去28年,当年的“小鲜肉”已经成为“青海首富”,然而李银会却并不打算停步。 作为对自己过去28年创业经历的第一次总结,李银会在演讲中分享了创业的3个经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天才是少数的,但人人都可以卓越”、“用一辈子,做成一件事”,以勉励他在北大的师弟师妹们。 李银会将很大篇幅放在了第一点上,28年创业中体会过了创业路上的种种艰辛,他希望他的来路能够照明别人创业前行的路。这对于处于“创业迷茫期”的大学生来讲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很多年轻创业者看来,创业就是风光的融资、上市,殊不知其背后的艰难,而一旦创业遇到难题或者遭遇失败,有的创业者也像鸵鸟一样隐藏自己。 “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了没有上下班、没有休息天;就是选择了在员工领工资的时候、老板在千方百计到处借钱”,李银会表示,选择创业就是选择胜利,失败了也必须爬起来直到胜利,而且胜利没有终点,必须是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可能对于部分人来说,创业到上市就是终极目标,但我深切的体会是,上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上市才是创业的开始。我必须再出发,我永远在路上。” 对于青稞酒的发展,李银会希望把它做成全国性乃至全球品牌,“青藏高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全国性品牌,把天佑德青稞酒做成全国品牌乃至全球品牌,是公司的目标,也是我个人的人生目标。” 2018年,李银会52岁,他还有太多的梦想要实现:用了8年时间把青稞酒落户美国,未来要把白酒卖到世界上;预先布局的马克斯威酒庄在全美取得成功,正在朝着更多西方国家发展;并购的中酒网全新定位互联网工具提供商和大数据运营商,即将步步深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