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10日,“奋进十四五 川酒向未来——首届四川白酒行业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推广系列活动”在成都祥宇酒店开幕,活动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共同主办。


此次系列活动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在四川白酒产业发展关键节点上,为川酒聚合资源、展示形象、提升动力,助力川酒迈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系列活动之一“讲川酒新故事 塑川酒力量——四川白酒产业发展大会”同期举办。


大会上,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少雄发表主旨演讲,回顾了川酒十年的成就,并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做出了发展建议。


以下为演讲实录:



在抢抓机遇中坚定信心


十年来,川酒在抢抓机遇中坚定信心,在破解难题中谋划发展,在应对挑战中阔步前行,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创新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十年来,川酒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过去十年,对中国白酒,对四川白酒而言,是特殊的十年。

从外部环境看,各种不利因素不间断的影响着白酒产业的正常发展。世界经济加速下滑使得对外开放困难加大;中央严控“三公消费”,倡导厉行节约,高端白酒销售下滑;“塑化剂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对白酒产业发展形成严重冲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内消费市场的突然停摆导,白酒行业面临产品动销不畅,社会库存增加的严峻局面。


从内在要素看,白酒产业严格遵循着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基本发展规律。短短20多年间,白酒共经历了1998-2004年、2008-2009年、2012至2016年三次较大的产业调整。特别是2012-2016年的深度调整是白酒行业市场化之后最大的一次行业调整,产业结构的失衡导致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大幅下降,企业发展信心受挫,产业增速放缓,至今仍处在恢复期。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外部或内在的问题因其周期性、多元化的特点,使得白酒产业结构在过去十年间产生了全局性、深层次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要求的一种是涉及产业发展布局、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等产业链各方面的深度变革。可以这样说,这种全局性结构性的变革一方面符合白酒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必然,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行业发展、企业运营的难度,对产区政府、白酒企业以及白酒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十年来,川酒春华秋实,不负耕耘。


过去十年,对四川白酒而言,是特殊的十年,更是非凡的十年。


我们回首过去,尽管面临着各种困难与挑战,但是川酒总是在主动的调整产业结构,总是在积极的应对市场挑战,总是在奋力的抓住发展机遇,在这十年里始终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和全行业的整体优势,并逐步开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微信图片_20221110211411.jpg


一是产量、营收、利润在全国占比稳步上升,整体实力稳居全国第一,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21年,四川全省规上白酒企业数量294家,接近全国规上企业的三成;全川规上企业累计生产白酒364.1万千升,同比2012年增长23.3 %;完成营业收入3257.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94.9 %;实现利润总额65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3.8 %;全省白酒产业产量、营收、利润分别约占全国的 53%、54%、39%,名符其实的占据了中国白酒的“半壁河山”。


二是产业组织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顶层设计愈加完善,产业整体竞争力得到增强。“六朵金花”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五粮液集团营收规模破千亿,泸州老窖营收首次突破200亿元,郎酒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启用,酱酒产能扩至5万吨,剑南春、舍得酒业、水井坊实现快速增长,全国酒业第一梯队的地位更加稳固;腰部支撑不断夯实,丰谷、文君等获评“四川省首届十朵小金花白酒企业”,近年来销售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正逐步走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中档品牌行列;原酒产业优势不断加强,高洲、巴蜀液等获评“四川省首届原酒生产企业20强”,打造了四川原酒的行业标杆和典范,有效升提了我省优势原酒产业的美誉度和竞争力;近年来还搭建了川酒集团、四川发展原酒基金、宜宾酒茶集团等酒类平台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六朵金花”为龙头,平台企业、小金花、原酒20强为梯队成长的产业组织体系,增强了川酒产业整体竞争力。在产业顶层设计方面,行业协会与产区政府严格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白酒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战略部署,这些年来相继建立了中国白酒学院、“四川原酒产业联盟”、“川酒产业法治联盟”“四川白酒行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国家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四川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川酒产学研用平台,积极协调推动相关政策加速落地,更好地促进了川酒健康发展。


三是产区建设迈出新步伐,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产区是对白酒发展优势资源的集中表达。十年来,川酒各主要产区在省委省府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自身特点,着力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初步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宜宾、泸州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成都(邛崃)、德阳(绵竹)及川东北产区(遂宁、自贡)等产区也正在奋力建设全国优势白酒产区,它们都实事求是地设置了自身定位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了区域内酒企的生产集聚效应。


四是品牌建设创新加强,新时代文化内涵充分彰显。纵览川酒,就是一幅百花齐放的酒文化 “清明上河图”,厚重的历史底蕴与浓郁的人文风情所带来的先天性优势,使得川酒品牌文化建设始终处于行业前列。近年来,川酒创新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充分彰显新时代的文化内涵。“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的持续打造为川酒带来了国际性的文化视角与品牌合作机会;“酿造老百姓喝的起的好酒”已经成为了川酒最贴近消费者内心的广告语和品质文化宣言;新生代白酒战略的不断推进,为川酒注入了时尚的血液,逐步获得了年轻消费者的文化认同,破解了白酒年轻化的产业课题;自由多元的文化氛围造就了川酒企业不同的文化活力和创造力,五粮液通过《酌见》展现了五粮液丰富的品牌文化内涵,泸州老窖通过“窖龄研究所”展示了品牌向上的活力,水井坊携手《国家宝藏》彰显文化品位,剑南春以潮流运动链接年轻人群,郎酒开创了白酒庄园时代,舍得酒业彰显了中国智慧,它们在不同的文化维度上绽放夺目光彩,共同撑起了川酒文化之魂。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全省酒界同仁在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科学指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畏艰辛,奋力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全省酒界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支持帮助四川白酒产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热切希望全川酒业同仁能够深刻认识,坚守传承,牢牢把握好、创新发挥好川酒的核心优势,转变方式,创新思路,紧紧抓住新时代的行业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川酒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党的二十大刚刚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中,精辟阐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学描绘了中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望未来,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白酒作为实体经济的典型代表,中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过程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必将迎来新时代的产业发展机遇。


因此,热切的希望全省川酒同仁牢牢把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势,紧紧抓住新时代的行业发展机遇,实现川酒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我想结合过去十年来协会工作的经验和前几年在全川主要产区、企业实地详细考察调研的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在未来工作中与诸位共勉。


(一)深刻认识川酒核心优势,坚守传承产业优秀基因。


在我看来,川酒之所以始终能够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表现出旺盛且顽强的生命力,一是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二是靠精湛的酿造工艺和卓越的白酒品质,三是靠源远流长的人文环境。这是川酒的核心优势,这是溶注在川酒血脉里的不可复制的优秀基因。它奠定了四川白酒的优势地位,更加坚定了我们奋力推进四川白酒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对此,我们值得骄傲,更应敬畏。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保护酿造环境,坚守品质一流,传承发展传统酒文化,是川酒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一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川酒产业“双碳”目标。对于白酒产业而言,“双碳”目标一方面明晰了行业绿色发展的方向,同时又对白酒行业清洁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川酒产业应当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标准体系,低碳产区标准,低碳企业认证,低碳产品标识制度等,引导行业践行“双碳”目标,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酿造环境。


二是坚守品质一流,踏踏实实“做好酒”。白酒产业是典型的质量型产业,一流的品质是川酒的传统优势,也是我们的生命线。迎接机遇到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就是“做好酒”。我们要坚守固态、纯粮、绿色酿造,不断完善全产业链的质量溯源体系;要在生产中坚持操作精细,运用好传统工艺中的优秀经验;要探索将现代先进技术和传统工艺相融合,尝试采用世界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与酒体设计理念,利用品质控制、口味会审等程序,使川酒的品质得到稳步提升。


三是坚持做好传统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拓展丰富川酒文化的价值内涵。纵观川酒发展史,传统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川酒基础性、持久性的产业支撑力量。文化的竞争是酒产业最顶级的竞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领先,必须要做好传承基因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在发展的语境下,就川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保持产业优势地位的紧迫性而言,这种文化传承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先导意义。


微信图片_20221110211555.jpg


首先要坚持抓好川酒整体品牌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对川酒进行系统的文化梳理,提升现有的文化源点,凝练符合时代特征的核心内涵、神秘魅力、哲学精华等文化元素,对川酒整体文化进行创造性开发和IP化转换;继续强化“喝好酒、选川酒”“川酒调天下”理念,让川酒更加融入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断提升川酒美誉度;以四川成都为承载地,打造世界级中国酒文化IP,进一步发展创新中国酒文化。


要顺应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做好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通过数字化前沿技术和数字化思维模式赋能川酒文化产业,提高川酒文化附加值。让优秀的川酒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创新酒文化的价值表达模式,打造酒文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平台和交流机制,实现酒文化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新要素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川酒文化内涵。


要找准川酒文化“活态”展现的最佳“标的物”。中国白酒是集物质、精神、制度于一体的活态文化遗产。我们认为,老窖池和酒庄是川酒企业在新时期里活态文化之魂。基于此,我们正在对全川40年以上老窖池的生产管理状况、窖泥质量、酿酒菌群等开展感官和理化指标研究分析,认定一批四川浓香型白酒名优老窖池,加强老窖池养护和宣传工作;同时,我们正在制定符合川酒行业发展实际的酒庄建设标准,开展“首届四川白酒天府名优酒庄”评选工作,活态展示川酒不可复制的酿造地域生态环境,展现川酒酿造微生物与工匠精神间的完美结合,彰显川酒“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二)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在党的20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必须在发展中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紧密结合起来。就白酒产业来看,随着消费的持续升级,全方位、多角度满足大众的美酒消费需求成为了市场常态,川酒要想紧紧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在科技、工艺、品牌、管理、营销等各个方面进行一系列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创新。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发展观念上,做到“三个转变”,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转变营销观念,处理好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新的市场关系。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产品与消费者间的市场关系已经发展到较高形态,消费者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中心。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转变营销观念,改变营销策略,加快技术营销、数字化营销、生态营销平台建设,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全面需求。


二是转变生产观念,处理好传统工艺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四川白酒的传统酿造技术,经过历代酿酒师的总结探索,形成了特有风格,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抓住时代赋予的战略契机,以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为切入点,大幅提升经营决策的前瞻性、准确性、及时性和系统性,大幅提升生产质量的稳定性,为产业“提效减负”,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实地考察泸州老窖、宜宾南溪酒业等酿造智能化模范企业后,我们总结出:科技赋能传统酒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稳定性,减少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这种改造转换必须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不能否定传统,而是要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工具为传统工艺赋予新的生命力。


三是转变品牌建设思路,处理好品牌与品质间关系。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首先要有好的品质,然后才能有好的品牌,不能一味追求讲好品牌故事,而忽略品质的提升。具体来讲,消费者如今对品质、品牌的追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无差异的优质口感和千篇一律的故事,品质创新、绿色健康、个性创意已逐渐成为白酒消费主流趋势。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开发不但要基于丰富的白酒生产技术理论支持,而且还要很好地把提升产品品质与创新品牌建设思路有机结合,使川酒的品牌内涵更加丰富,让川酒的好品质与好品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同志们,川酒又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行业又孕育出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在真抓实干中开好局、起好步,不辜负上天赐予四川的自然禀赋,不辜负酒业前辈多年的奋斗基业,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对于我们的殷切期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对四川美酒的品质需求,步履不停,长歌未央,发挥既有产业优势,创新聚合生态、品质、文化等优质要素,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做出更大贡献,迎来一个辉煌的高质量发展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