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酒团队(ID:YJTT2016) 编者按 12月10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二十五周年会员大会在重庆举行。 二十五年来,协会,酒厂、酒商和酒类零售业聚在一起,使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充分沟通,同心合力,共促消费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全面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如何持续稳定地促进消费,对酒类流通行业具有积极意义。二十五年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保持一以贯之的积极作为,一方面推动酒业持续向好发展,另一方面也帮助会员企业、酒类经销商成长壮大,在行业变局中掌握主动权,促进长效发展。未来,协会又将有哪些工作要点? 可以说,此次会议不仅是酒业的一件大事,对制造、消费领域的各行各业,都有重要意义。 会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从八个方面,汇报了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二十五周年主要工作情况,并提出了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十四五”工作要点。 以下为讲话全文。 欢迎来到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二十五周年会员大会。 在此,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向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广大酒业同仁,真诚地说一声感谢,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协会的信任与支持,感谢你们对协会的厚爱情谊。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是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国家一级协会,成立于1995年。彼时,全国白酒行业总收入约200亿元,到去年达到6308.4亿元,增长30多倍;啤酒总收入118.6亿元,去年达到1581.3亿元,增长13倍,中国更成为全球第一大啤酒市场。 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酒类流通市场更是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从当年以批发、零售为主的“小、散、乱”业态,发展至今天营销与文化并重、线上和线下并行、大商超商领跑,诚信服务至上的酒类流通新生态。可以说,酒业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与酒类流通环节的成长、成熟密不可分。 近年来,人们的酒类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在喝真酒、喝好酒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酒类消费的场景、文化、体验和服务等附加价值。广大酒类流通企业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加快转型升级,在产业端和消费端之间,建造了高速路、高架桥,从而将社会发展、消费升级的外部趋势,切实转化为酒业壮大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协会通过工作开展,一方面推动酒业向好发展,一方面帮助会员企业、酒类经销商成长壮大,以在行业变局中握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实现长效持久发展。 接下来,从八个方面向大家汇报协会主要工作情况。 ❶ 建设诚信体系,规范流通秩序 诚信保真,是永恒的市场主题,也是酒类流通商家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长期以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致力于推进酒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帮助经销商塑造诚信名片,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保真购酒途径。 自2013年以来,协会开展创建了以行业自律,规范市场为目标的“国家级放心酒工程”。参评示范店、企业由各省、市协会审查推荐,经过协会审核、专家审议、社会公示等过程,最终产生“国家级放心酒示范店”。在第三批评选中,协会首次将放心酒示范工程扩大到生产领域,从源头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七年来,“国家级放心酒工程”共产生示范店5批次791家,通过对它们的授牌表彰,在酒业树立了一批优秀标杆,为全国范围的诚信经营代表性企业提升了形象、彰显了品牌。而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进一步规范了酒类流通秩序,为消费者营造了放心健康的酒水消费环境。 在“国家级放心酒工程”的基础上,协会充分调动媒体作用,放大宣传声量,向业内外广泛传播“放心酒”“放心店”的品牌形象,累计发布相关宣传稿件万余篇,影响人次过亿。在提高优秀商家公众影响力同时,也为酒业创造了巨大的正能量。 ❷ 开展行业评优,引导流通升级 为了与消费升级、需求升级的外部趋势相适应,引导和推动酒类流通的创新升级,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开展了一系列行业评优工作。 2006年,协会发起主办“中国酒业营销金爵奖”评选活动,这个评选是酒业唯一一个经中纪委、中宣部等八部委批准保留的评选项目,体现了流通在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行业价值。 “中国酒业金爵奖”的评选面向全国酒行业,采取自愿报名和第三方推荐方式,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至今已举办五届,选拔表彰了一批酒业升级发展、营销创新的典范榜样。2017年,“金爵奖”评选从消费升级中看到酒类流通基层工作者成长的重要性,开启了“金牌店长”“金牌店员”的评选;2019年,“金爵奖”顺应酒类市场品牌化、集中化、平台化的大势所趋,评选出“酒类流通十大品牌”。 可以说,“金爵奖”既是对酒业发展阶段性成就的盘点和致敬,也是对酒业趋势方向的展望和出发。引导流通升级,引导酒业向前,希望通过树立业内典型榜样,最终让我们这个行业,成为一个领先的、向上的、受公众尊敬的行业。 ❸ 优化顶层设计,促进厂商相融 厂商关系是一个永恒话题,是影响产业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的顶层建筑。特别是当酒业面对变革、转型的关键节点和重大挑战时,厂商相融、身心一体的产业顶层建筑,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形势和分析问题,找到最优办法,做出最优选择。 2016年,“中国酒业商业领袖50人论坛”在北京成立,这个论坛是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发起,由酒类生产、流通企业中最具影响力和推动力的杰出人士组成的非官方协作组织,囊括了酒业领袖厂商,论坛对内交流沟通,寻求合作,对外展示形象、传播思想。发挥领袖厂商的龙头作用,带动中国酒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论坛于北京举行了首届峰会,针对当时酒业触底反弹的形势,提出“顺应趋势,守正致胜”;2017年,酒业市场显著回暖,论坛第二届峰会在重庆举行,提出“改革,合作,共进”,聚焦厂商“七大关系”,剖析酒业发展机遇;2019年,论坛第三届峰会在四川宜宾举行,在“酒业变革前夜的顶层设计与实践”的主题下,思考酒业变革之道,探讨酒业变革之法。 论坛还组织走进洋河、汾酒等论坛成员企业,举办“读书会”活动,邀请王立群、贾康这样的专家学者,立足文化、经济等不同维度,拓宽产业视野,共商产业发展。 成立四年多来,“G50”已成为酒业成员层次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圈层”组织,也是行业新思想、新动能的“策源地”,它向外界集中展现了酒业领袖厂商的形象,传递了酒类企业家的思想,为酒企、酒商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红利。 2020年9月,协会主办了“2020酒类领军企业莫干山论坛”,茅台、五粮液、汾酒、华润雪花、张裕、劲牌、绍兴黄酒等7家来自各个酒种的领军酒企,和浙江商源、金东投资、北京糖业烟酒、百川名品、广东粤强、1919、酒仙网、歌德盈香等8家领军酒商,共上莫干山,关注和研究“双循环”经济格局下的酒业行动纲领,达成发布了《中国酒类领军企业莫干山共识》,对激发消费、拉动消费形成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以厂商相交、相通、相融的方式,促进酒类行业上层建筑的优化完善,这是协会近年来着重开展的一项工作,从目前来看收到了良好而显著的效果,为帮助酒业厂商适应新常态,释放新动力,为酒业长期发展和健康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❹ 接轨国际时尚,赋能酒业营销 为使中国传统的白酒文化和白酒产品更好地走出国门,走进年轻消费群体,促进中国酒业的营销创新和产品创新,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于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举办了“中国白酒鸡尾酒大赛暨世界杯国际调酒锦标赛之中国选拔赛”,并与国际调酒师协会IBA达成合作,于2019年在成都举行了国际调酒师协会年会暨第68届世界杯国际调酒师大赛。 每一年度的中国白酒鸡尾酒大赛,都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先后在上海、深圳、郑州、西安、长沙等城市巡回举行,决赛则在秋季糖酒会期间举行,赛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极高,每年参赛选手百余人,代表了中国调酒专业领域的最高水平,最终获得冠军的选手,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杯国际调酒师大赛。 在成都举行的第69界世界杯国际调酒师大赛,为期4天,共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位选手参赛,最终决出了英式、花式两项总冠军。与往届大赛不同的是,这是中国白酒首次进入世界杯国际调酒师大赛,也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以中国白酒为主角、参与国家(地区)最多的一次国际调酒师大赛,在90位参赛选手中,有85位选手用中国白酒作为基酒配方参赛。全体参赛选手和参会人员,还对茅台、五粮液、汾酒等9款代表性中国白酒进行了品鉴体验。 从中国白酒鸡尾酒大赛,到国际调酒师世界杯,协会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引领白酒市场的消费新风尚,为传统白酒创新转型开拓新的路径。赛事的持续举办,对酒类流通行业也有启发意义,作为经销商,可以借助这种形式,突破传统界限,进入新的终端,拓宽消费面,为消费者创造多元化的消费体验。而且这种推广方式的投入成本相对不高,却具有较强的市场关注度,很可能成为一个有实效性的市场突破口。 ❺ 组织学习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酒类市场和消费的升级,对酒类流通、营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学习,提升协会成员们的专业素质水平,协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教育、资质认定工作。 过去几年里,协会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了酒类流通行业的首个大专学历班,学习内容为酒类流通行业量身订制,包括酒类销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时为期两年半,毕业后可获得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的国家成人教育大专文凭。 协会还于2017年开启酒业“雄鹰计划”,该计划是针对酒类终端店长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白酒、葡萄酒的品鉴、酒类文化知识、饮酒礼仪等方面。 产销衔接也是酒业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协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组织厂商互访交流,走进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优秀酒企,从一线名酒的角度看酒水流通趋势,同时也把酒类流通行业的最新情况,传递给上游酒企。通过这种产销衔接,双方都得到了重要的启发和收获,对各自发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效果。 协会还组织开展了国际性的交流学习,包括邀请国外酒类行业人士赴中国交流,组织会员单位赴美国等海外市场交流考察,以全球酒业、国际市场为中国酒类流通发展的课堂,学习借鉴其中的先进之处,帮助行业拓展思维,汲取经验、 综合来看,协会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针对于酒类流通行业的不同岗位、不同群体,通过多种方式的组合、各界资源的整合,让学习更具实效性,提升了酒类流通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强化了酒商群体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对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 ❻ 履行社会责任,倡导酒业公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下,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对于酒类流通行业,更应当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责任行为,创造更大社会效益,这是酒业长期向好发展的坚固基石,是酒业安身立命之所在。 2019年,协会发起主办了“四川凉山扶贫公益活动”,本次活动是酒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集体性公益活动,累计认捐总额678.5288万元,所获善款全部交由凉山州慈善总会,专项用于凉山当地苦荞深加工绿色产业项目。活动前后历时五个月,为大凉山贫困地区送去了直接经济帮助,增加了产业发展长效动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更团结了酒业力量,彰显了酒行业同心一致、共担使命的责任形象。 本次活动也是一次行业性的党建教育。活动期间,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各级酒业协会和多家酒类流通企业的党支部组织,共同走进凉山州解放乡火普村,重走习近平总书记扶贫之路;参观“彝海结盟处”,重温长征精神;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后期,协会还召开了凉山扶贫公益活动的表彰大会,以鼓励酒业公益行为,引领酒业责任发展。 协会通过大凉山扶贫等公益活动的组织举办和总结表彰,有效深化了酒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观念,增强了酒业责任发展意识,同时对酒业形象起到了显著提升,加深了公众对酒业责任的体会和认识,为行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❼ 推进标准建设,护航行业发展 标准化、透明化是酒类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协会按照商务部的计划,制定进口酒流通标准,配合中国商业联合会制定酒类物流标准,与大专院校合作制定老酒的检测方法以及协同厂家共同编纂鉴定的教材等。 协会还配合商务部编制《中国酒类流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促进酒类流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宏观上引导行业良性发展。在日常工作中,协会还与行业的专家和相关机构合作,面向消费者推广酒类相关标准知识,开展酒文化的通俗化、普及化教育。 通过对酒类流通标准建设工作的推进,为我们的厂商净化了市场生态,优化了发展环境,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❽ 排解行业问题、服务厂商会员 为厂商会员服务,发挥上传下达作用,反映行业诉求,排解行业困难,这些都是协会的本职所在。 长期以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与各省市地方兄弟协会保持着紧密的沟通联系,每年互动走访,包括常态性地走进一线市场,深入了解全国各地酒类流通企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密集、深入的行业调研,将经销商普遍面临的问题,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和上游企业,力争为行业解决实际困难,争取政策红利。 对于会员厂商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需求,协会全力配合解决,包括举办通化葡萄酒产区发布会、中国酒业进口酒新零售高峰论坛、中国黄酒复兴高端峰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名庄酒商联盟大会、中国酒类零售及连锁业发展论坛等行业活动,为会员发展提供有力背书,有助于行业创新进步、加快发展。包括在今年3月份,协会通过前期联络研究,发布了《关于做好酒业市场疫情防控和复工的指导意见》,给酒类流通厂商复工复产予以支持指导。 以上八个方面,是对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近年主要工作的一个梳理和总结。而在接下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包括“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这对于酒类流通行业的进一步向好发展,给予有力指导。 在此背景下,协会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对今后提出三个主要思路。 ❶ 提高站位,树立流通价值 在协会建立以来的二十五年里,经历了酒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包括“终端为王”“渠道为王”的市场强势阶段,包括“厂家主导”“品牌为王”的产业强势阶段,但无论厂商的市场强弱地位如何变化,我们酒类流通行业的价值站位却始终不高。 我们看到,酒类生产企业从生态保护、技艺匠心、文化传承等维度着手,已基本构建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而且这种体系的价值站位很高,对消费者的影响很深;反观酒类流通行业,二十五年前的定位就是“卖酒”,二十五年之后,我们对服务、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实践,但从价值定位上,仍局限于“卖酒”这个最基础层面,这对酒类流通行业的跃升发展,已经造成了较大的局限性。 接下来,协会将通过各项工作开展,提高酒类流通行业的价值站位,树立“现代服务”“文化传播”“健康生活”等酒类流通高级价值,为行业发展争取更大主动,拓展更大空间。 ❷ 加大宣传,提升流通形象 前面的总结中也有所提及,协会对“国家级放心酒工程”进行了大规模、大力度的传播宣传,实际上在协会的各项工作中,都高度重视媒体平台的宣传作用,包括中国酒业商业领袖50人论坛、莫干山论坛、四川凉山公益扶贫活动、白酒鸡尾酒大赛、金爵奖评选等,都成为社会媒体、财经媒体、行业媒体竞相关注报道的焦点,每次会议活动的新闻报道数量,达到数百篇、千余篇,使公众对酒类流通行业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在后续工作中,协会将结合诚信体系建设、行业评优、厂商对话、创新营销等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酒类流通商业品牌的传播推广,提升其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让酒类商业价值有更加充分的发挥和表现。 ❸ 加强交流,深化流通关系 长期以来,协会与各省市行业协会保持着密切交流关系,每年都要赴兄弟协会调研沟通,通过这些工作,我们掌握了行业一线动态,了解到会员厂商的问题与诉求,并及时予以帮助解决。 从实际经验看,流通行业的“关系”越深化,我们的发展效率就越高,发展节奏越平稳。今后,协会将更加广泛地开展行业交流活动,促进酒类流通各环节关系的深化,促进我们这个行业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态整体,共生共好,共享共赢。 各位朋友,各位同仁,二十五年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见证了行业的发展壮大,这其中包含着在座每一位的艰辛付出。放眼未来,协会将始终站在行业前沿,为厂商发展提供服务,创造价值,这是协会始终不渝的责任与坚守。 酒业一家,和睦相亲,在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继续同行,共同谱写新的辉煌篇章。谢谢! 此外,协会还部署了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十四五”工作要点,为酒类流通行业接下来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十三五”期间,中国酒类流通行业面对市场变革,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对上游产业、下游消费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酒类市场规模取得了显著增长。 为引导酒类流通行业跨越升级,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十四五”时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将加快形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而流通,正是“循环”的基础保障。酒类流通行业应面向经济主战场,构建发展新格局,激发消费新活力,对社会与酒业做出更大贡献。 ❶ 指导思想 以食品安全为核心,以诚信建设为根本,以促进消费为宗旨,以服务产业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繁荣文化为重点,赋能酒业营销,提升流通价值,从核心层面强化酒类流通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❷ 发展目标 1、扩大诚信体系建设 打造覆盖全国的“放心酒”诚信网络体系,五年内,发展5000家“放心酒示范店”。通过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的监督作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实现酒类流通社会共治。 2、引导酒业文化创新 倡导健康、文明、理性的新型酒文化,每年举办高层次酒类文化推广活动20场以上,影响核心消费者十万人以上。发挥流通渠道网络的广泛影响力,向公众普及酒文化,传播酒礼仪,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酒类消费社会氛围。 3、加强龙头引领作用 支持酒类流通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推动发展形成“三百亿级”酒类流通企业2家,“百亿级”酒类流通企业5家,“五十亿级”10家,“十亿级”30家。通过骨干企业龙头作用,带动酒类流通创新升级,健康发展,增加利税、扩大就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树立流通品牌形象 提升酒类流通行业的品牌化水平,新增酒类流通“中国驰名商标”20件。通过系统性、持续性的传播推广,扩大行业及公众对酒类流通的价值认知,塑造优秀酒商品牌集群,提高酒类流通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5、加快流通资本化进程 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促进酒类流通高质量发展,力争培育不少于5家酒类流通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化发展,完善建立酒类流通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富分享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引导酒类流通的现代化、规范化升级。 6、促进产业供给侧改革 推动厂商关系创新,办好“中国酒业商业领袖50人论坛”和“莫干山会议”,创办“百商联盟”。通过建立酒类生产、流通头部企业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产业链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提高酒类行业集约发展、高效发展的整体水平。 7、推动酒类营销变革 创新酒类营销方式,扩大举办“中国白酒鸡尾酒大赛”,组织举办“酱酒节”“啤酒节”等主题活动,构建以体验、交互为核心的酒类营销新平台和新生态。以新消费、新传播为导向,紧紧围绕消费者需求这个核心,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变销售营销为价值营销。 8、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加强酒类流通岗位职业教育,扩大实施“雄鹰计划”,五年内培训酒类营销精英店长、主管2000人,完成酒类流通专业课程教育500人。优化制作酒类流通岗位职业培训教材,结合酒类营销新技术、新模式,完善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体系。 9、开拓国际酒类市场 提高酒类流通国际化水平,建设打造一批酒类国际合作交易平台,组织厂商参加国际酒类展览。通过与国际酒类行业组织加深合作,助力酒类企业“走出去”,促进内外贸、产供销协调发展,为国产酒品走出去提供基础保障。 10、完善酒类流通标准 完善酒类流通的管理、服务和评价标准,促进酒类流通行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通过酒类流通标准建设,推动酒业市场向集约化、精细化发展,提高流通效率,保障消费者切身利益。 ❸ 保障措施 1、协会组织 2、技术创新 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提高酒类产品追溯查询能力,推进酒类流通数据监测采集,为酒类流通核心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3、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协会作用,结合行业实际,做好上级主管部门、酒企、酒商以及各界资源的组织衔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计划的有序推进。
增进酒类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凝聚产业合力,构建和谐生态,以流通变革,促消费扩大,助产业转型,实现酒业在经济新格局下的发展和跨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