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猛

产区品牌不仅是企业品牌与产品品质的有力背书,也逐渐成为品类竞争中的重要砝码。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表示,今年春糖期间,在产区品牌赋能下,很多参展商、消费者、代理商、经销商选择余地更大了,“不一定非要选择头部,也可以选择产区内的二三线品牌”。

在刚刚过去的春糖中,仁怀、宜宾、赤水、古蔺等产区在塑造产区品牌、推介产区产品和落实项目签约等方面各显神通,持续提升产区影响力,壮大产区产业链。

█ 文化+风土+产业链,赋能产区品牌

每年春糖都能够吸引数十万专业买家与消费者,其高密度曝光、全产业链覆盖特性,恰好满足产区品牌突破区域限制、建立全国认知的需求。

对于众多产区而言,展示文化底蕴都是其首要目标。

从宜宾近4000年酿造史的辉煌,到仁怀产区讲述汉武帝盛赞“枸(jǔ)酱”甘美的故事,这些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切片,正成为塑造品牌差异化的关键拼图。

切入到当下视角,仁怀、习水、赤水等产区加紧打造酒旅融合样板,古蔺的郎酒庄园以“生长养藏”建立“庄园酱酒”文化符号……各产区的文化杀手锏,不断在春糖散发出浓烈酒韵。

这种文化的传递,不仅是对传统的致敬,还能以文化共鸣拉近与消费者距离,让消费者在品味美酒时,感受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历史底蕴之上,更凸显风土的魅力。与以往产区单向推介不同,今年春糖期间,各大产区对自身风土的解读呈现出专业化、科学化趋势。

比如在“赤水河左岸 中国酱酒之乡——古蔺产区宣传暨招商引资推介会”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即对古蔺产区从地理、气候、水源、风土、科研等维度进行了全面的深度解读。

他还发布了重要研究成果:由于秦岭的阻挡,四川盆地特别是蜀南及其山地,具有无与伦比的水热组合条件;蜀南及黔西北构成了世界酱香白酒的最大集群产区;赤水河左岸古蔺产区处于集群的中心位置,地貌和水热条件更优越,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成为酒企的科研支撑,把产区的窖池、水源、土壤、气候、地形,这些原本模糊的概念赋予科学内涵。这不仅有助于酒企基于风土优化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更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品质和产地的高要求。不难预见,对科学化和体系化的表达,将是未来产区品牌卡位竞争的关键。

在文化和风土之上,产业链是构建产区品牌的底牌。

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朝平在2025“五粮浓香核心产区”推介会暨新品发布会中介绍,宜宾已经形成以五粮液为龙头,叙府、高洲等品牌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2024年全市51户规上白酒企业营收2048.7亿元,同比增长12.1%。

不只是宜宾,仁怀、古蔺、绵竹等产区,都致力于建立全链条协同创新的产业共同体,以“链式思维”打通高粱种植到智能包装的全价值环节,让品质基因在协同网络中持续进化,持续重塑产区竞争范式。

产区竞争已经从产品转向生态等更多元的维度,在不断培育头部品牌的同时,腰部企业的支撑、配套产业的效率等,都成为提升产区产品品质,打造产区品牌的重要考量。独特的产业生态,也将成为产区品牌摆脱同质化,赢得未来竞争的核心支撑。

█ 以产区为名,与产区品牌共振

产区品牌的崛起绝非偶然,它既是行业理性回归的必然选择,也是消费主权觉醒的直观映射。当消费者开始追问“酒从何处来”,产区便成为连接品质与信任的天然纽带。从本届春糖来看,产区竞争也延伸到了产品端。

借势产区在春糖期间的影响力,不少酒企推出新品,力图在巩固产区品牌的同时率先获得背书与赋能。

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宜宾酒新品上市发布品鉴会”推出了“戎和美.臻藏”“戎汇景.典藏”“叙政和・尚品”“宾义来・佳品”四款新品。“戎”和“叙”取自宜宾古称“戎州”和“叙州府”,“宾义来・佳品”与“慕义来宾”的城市精神相互呼应,充分彰显了宜宾“尚客好义”的优良品格。

中国酒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四川酒茶集团首席顾问王延才对“宜宾酒”系列新品予以充分肯定:“‘戎’‘叙’‘宾’系列酒孕育于宜宾全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既是宜宾四千年酒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鼎承五粮浓香白酒的杰出产品,值得珍视,值得赞赏,更值得被收藏。”

2024年,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获评放心酒示范单位和“宜宾酒”荣获最具发展潜力品牌,品牌价值已达到82.71亿元。

除了宜宾,赤水产区推介的赤水酱香酒纪年酒、赤水酱香酒城市名片酒和赤水酱香酒赤水印象酒三个产品系列,也都是以产区为名的品牌。

从更深层次看,出品该系列产品的赤水酱香酒有限公司与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类似,都是以产区为名组建的全资国有企业,是一家平台化公司。

这种国资平台,已经在产区中非常普遍,成为整合产区资源的关键力量。比如仁怀产区的仁怀酱酒集团,立足于泸州的‌四川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动成都产区发展的‌成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这种近乎产区标配的做法,有多重意义。

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消费者对酒品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品牌本身,对产区的关注背后,实则也包含了对品质、性价比及文化内涵等的需求。产区品牌代表着统一的品质标准,能够给消费者更明确的品质预期。这让产区除了龙头品牌外,有了第二张名片,为中小酒企的品牌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以城市为名打造品牌,进一步强化了地域特色与品牌的绑定。城市承载着产区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将城市名融入品牌,让品牌拥有了更丰富的故事内涵,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形成品牌与城市相互赋能的良性循环。

这其中,国资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整合与引领作用。它们凭借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统一规范生产标准,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升产区整体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引领产区朝着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的方向大步迈进,推动产区产业价值不断攀升。

█ 酒业依旧是热土

在推新品同时,各个产区也是签约不断。

本届春糖,宜宾、仁怀、赤水、古蔺均有多个重磅项目签约,涉及金额数百亿元,涵盖酿造、配套等多个领域,将持续完善产区产业链。

以古蔺为例,本次春糖古蔺达成合作项目金额超过200亿元,其中不仅有四川赤河左岸酒业有限公司、古蔺县茅液洲酒业有限公司等酒类公司,还有中节能风力发电四川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沣熠刮拉瓶盖(四川)有限公司等配套企业,以及四川太平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等酒旅链条企业。

整体来看,各产区签约都呈现“强链、补链”的趋势。

生产层面,新的项目不断注入活力,将进一步稳固产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白酒市场的核心地位,使产区的产量与品质齐头并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配套方面,能源、包装等配套企业的加入,为产区构建起更加完善且坚实的产业支撑架构,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同时,还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区产业竞争力;

酒旅链条企业的深度参与,更是为产区发展开拓了全新路径,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使白酒产区不再仅仅是产品生产地,更是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目的地,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不断有新项目签约,也反映出名酒产区依然是投资的热土,白酒产业向名优品牌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优质产区集中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

“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回归,从排浪式增长,到聚焦核心产区优势品牌,从产能驱动,到消费驱动,酱酒全面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依然看好酱酒向头部产区集中所带来的机会。

不只是酱酒,酒业人对浓香及酒业的整体发展也充满信心。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和君咨询副总经理、资深合伙人,和君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认为,2025年浓香将依旧稳定,优质产区、优质产能依旧是增长的压舱石。白酒将继续扩容,2025年有望突破8800亿,“十五五”末达到峰值1.2万亿。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春糖的喧嚣终将沉淀为行业变革的年轮。而产区品牌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篇。酒业持续向前,正势不可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