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白酒行业看似繁荣似锦,实则危机暗含,已经又一次走到了一个行业小周期转换的关键节点。白酒行业有个不易发现的规律:几乎每5年是一个小周期。 一个周期即将结束时,白酒行业就会出现增长停滞、渠道乏力、消费量下降、营销模式失效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行业的表象,但如果深层次、脉络式地回顾行业每个发展阶段的内部商业逻辑,似乎都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和规律,为新的周期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白酒已经成为一个生态集成的行业,只有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多类别去洞察,才能发现一些隐藏起来的“蛛丝马迹”。 ❶ 从行业龙头看 茅台是近15年白酒行业里公认的龙头老大,其引领能力不可小觑,但是在前一个小周期里(2011-2015年),茅台曾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波折,是时代交替、代际转换和小周期转换的三量叠加,茅台几乎用了一个小周期——五年的时间来调整,直到2017年,茅台才逐渐恢复元气,继续推动和引领着行业一路往前。 虽然这个周期也曾出现用户主导加强的力量,然而茅台作为白酒行业的高端领导品牌,其产量稀缺的特殊性并不会完全按照用户主导的意志向前推进。但是茅台从政务招待主导走向商务群体引领的趋势,就是出现了代际转换现象,由此茅台被誉为中年男人的社交链接器,这是成功后的结果。 白酒行业的深层属性是“少数人影响多数人”,庞大的目标消费群体虽是品牌的底盘,但他们没有话语权。话语权始终掌握在引领者手里,但是引领者需要底盘支持来形成呼应和共振,因此茅台还是抓住了代际转换时期的新消费群体。 最近茅台的价格一路疯涨,还能不能继续当好行业带头大哥?这也是行业比较关心的话题,在下一小周期里能否出现新的行业引领者?茅台当前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商业和资本入场后带来的社交喧嚣和股市泡沫。 有人呼吁茅台应该成为奢侈品,但茅台如果真正成为奢侈品,标签真正显性化之后,公开喝茅台,送茅台的用户就会大大减少,且很容易被社会舆论解读为负面案例。茅台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就会被边缘化。 茅台应该看到,商业和资本的力量渐渐式微,下一轮的引领群体的力量已经出现了,也就是意见消费领袖+群众力量的品牌共建模式。而能否抓住下一周期的新机会?就看茅台如何调整和表现了。 ❷ 从社交属性来看 品牌消费的规则已被新时代重新改写,在工业时代,一个地区的高规格接待,首选即是茅台,如果没有茅台就用五粮液来替代。但最近10年,这个规则已经被各种成长型品牌打破,而多款品牌的传播语就能证明这一点。 首先国窖1573、汾酒都曾提过浓香国酒和清香国酒的说法,洋河梦之蓝也提出新国酒的品牌诉求。其次是国台的“酱香新领袖”和郎酒的“中国两大酱香之一”,一方面通过酱酒重建赛道,另一方面用比附茅台的方式来争夺“老二”的位置。再次,很多地方和区域酒厂都陆续推出抢占1499元价格带的新产品,意在打造当地的茅台。 真正的老二是另一领域的老大,比如浓香型。敢于与行业老大形成鲜明对立的风格,要有争当老大的勇气和魄力,以更大的格局恢复浓香型的消费地位。五粮液曾经也是这样成功的,只是互联网时代的打法虽然变了,但其本质和逻辑并没有变化。 不过从五粮液近期的频频动作来看,推出超高端五粮液和第八代五粮液,涨价成功,扶持团购客户,服务下沉等做法比较见效,似乎正以一种全新的姿势呼唤王者归来。 而在重建规则的社交领域,从国窖1573的表现,君品习酒的逆袭,青花汾酒30复兴版的升级和青花郎的庄园模式来看,都在以接近茅台指导价的定价策略,来抢占1000-2000元价格带,且都有不俗的表现。五粮液能否在下一个小周期里抓住机会,缩小与茅台的价格差距?依然在社交领域充满了变数和悬念。 ❸ 从中产群体来看 剑南春在业内被认为是行业老三,且这个位置也是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剑南春一直是老中产群体的首选,在全国市场都拥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 2003年,洋河推出蓝色经典,直接定位于茅台和五粮液之下,以接近剑南春的定价,在江苏和河南等地争夺逐渐成长的新中产消费群体。当时很多地方的白酒消费都是二元主导:要么高端卖得好,主做政商接待之用,要么是低端卖得火,基础是大众消费的广大基层市场。 洋河处在经济增速较快的江苏省,中产群体正逐渐壮大,特别是商务接待领域,急需本土拿得出手的高端酒。而洋河蓝色经典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过1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洋河正逐渐成为新的行业第三。 从现在来看,剑南春走的是全国化路线,抓住了全国的碎片化的老中产群体,洋河则是走的区域滚动发展路线,从经济增速较快的省份区域突破,成功捕获了正在成长的新中产群体。而从近几年新中产与老中产之争来看,则是出现了各自为战的现象。 一是剑南春通过对传统渠道扶持和数字化工具,保持了对老中产群体的影响;二是洋河通过产品升级的策略,把江苏省内越做越大;三是几个成长型酱酒品牌分化了重点经济省份的新中产群体;四是与时俱进的地产白酒以圈层营销的方式,与地方的中产群体建立了强关系。 中产群体相对于高端和低端是变化较大的群体,同时也是发展潜力较大的群体。总是在各种品牌之间比较和变换,而这也给新品牌带来很大的机会。中产群体对白酒消费和品质是逐渐升级和替代的,很难产生有强忠诚度的品牌。因为严重依赖圈层和人脉关系,再加上随时被升级或迭代。中产群体的魅力也在这里,替代机会多,成功机会少。 剑南春之所以在新时代里表现不错,是因为剑南春坚持深耕传统渠道,留住了属于自己的老中产群体,而以创新风格著称的洋河,最近几年的表现则稍稍欠佳,虽然维持住了行业老三的位置,但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中产群体,还是保守了许多。 酱酒能否从红利期到能力期,能力期再到实力期,将是酱酒品牌的“爬坡过坎”。能否在下一个小周期里夯实基础,奠定江湖地位,还有待时间和市场检验。地方酒企最近十几年来,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尽管部分酒厂销量额和利润有所上升,但都没有找到像酱酒凭借小周期红利的发展模式,在即将结束的这个小周期里改变企业的命运。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虽然这句话非常容易明白,但是向全国化反攻的品牌还是少之又少,数字化时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能识别到机会,对于地方酒厂也是一种能力。 ❹ 大众群体的老化和升级 低端消费出现了几个方向:一是“百元以下皆低端”,给光瓶酒的发展提供了向上成长的空间。原来白酒消费主要来自社交场合,有包装才有面子,很多低端消费首先看颜值,用颜值判断品质,让低端消费脱离了本质。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低端消费开始围绕生活,喝好点喝少点成为白酒消费的共识,追求品质是大众消费趋势之一。 二是“30元以下无纯粮”白酒的行业规范推动和消费升级并行,消费者越来越回归到白酒最基本的条件——纯粮酿造酒,这是消费者对好酒的基础认知,也是消费者倒逼老品牌进行升级。 即使没有以上各种条件,老品牌也面临着大众群体的老化,存量市场逐步变小,又无法抓住白酒新消费群体的难题,因此能否打破原有的低端认知,一跃跨入30元的基本线,是老品牌的门槛和新品牌的机会点。 三是女性消费的新力量。这几年烟酒茶的发展,都不能忽视女性消费的力量,无论是喜茶还是细支烟,还是江小白的果立方,都是女性用户主导的新生市场。低端消费分层明显,如果再以产品主导的逻辑,来看当下以用户主导的市场,或许会错失这一轮周期的新消费机会。 多元也好碎片也罢,但是群体消费逻辑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场景和消费方式变化多端。从海伦司的第三空间和低度果酒的波浪式消费来看,中低价白酒消费喜新厌旧的特点更加快速,升级迭代更加明显,个性表达更加多元,消费方式更加碎片。 白酒消费是个多维度考量的生态,有的消费品质,有的消费情感,有的为了社交,有的表达生活方式,正因为庞大的消费结构,才成就了白酒的消费生态。 希望在下一个小周期里,每个品牌都能抓住新机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